• Uber
    Airbnb、Uber估值均被美国基金公司下调,硅谷独角兽怎么了 美国普信集团(T. Rowe Price Group)在第一季度减计了旗下大部分未上市科技企业的投资,包括Uber和Dropbox 。随着共同基金退出对投资初创企业的豪赌,硅谷初创企业面临的估值困境更是雪上加霜。   普信集团创立于1937年,是一家上市的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底,普信管理资产达到7679亿美元。   这家基金管理公司在季报中披露了截至3月31日其所持有的各共同基金份额的估值。此类公报通常会受到科技公司及其投资人的密切关注,因为通过这个窗口,大家能够看到大的基金管理人对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如何估值。   随着全球经济的疲软,多家共同基金公司,包括富达投资、BlackRock(贝莱德,又称黑岩)和惠灵顿管理公司提供投资建议的一些基金,已经开始减计所投资股权的价值。   据悉,这些基金已经向初创企业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希望这些公司在公开发行上市时通过资本市场获取大丰收,但是截至目前,今年美国连一家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科技公司都没有。   普信集团第一季度下调估值幅度最大的独角兽公司(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公司)包括以下这些公司:企业软件公司Cloudera,其估值下调了37%;数据库软件公司MongoDB,下调了23%;以及记事软件公司Evernote(印象笔记),下跌21%。   “第一季度是全球股票市场剧烈波动的时期,” 普信的一位发言人说,“在确定我们已投资的非上市公司股票公允价值时,我们继续遵循我们惯用的程序,综合考虑公司特有的和市场普遍存在的各种因素。”   富达、贝莱德和惠灵顿的代表则没有回复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置评请求。   令人意外的是,Uber的估值也被普信调减,幅度为6%。据华尔街日报统计,此前Uber的六家共同基金投资人只减计过一次该公司的估值,而这是第二次。   估值被普信下调的公司还包括:公寓租赁网站Airbnb,减计幅度为6%,家装网站Houzz,减计幅度为12%。统计下来,普信投资的独角兽公司中,12家估值遭调减,4家被调增。   普信投资的17家独角兽科技公司中,7家的估值已经低于原始投资价格,由此表明普信早期投资高成长性初创公司的豪赌很多都未能如愿。   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储公司Dropbox,普信在该季度减计了其16%的估值,也就是说该公司现在的估值比2012年五月份的原始投资价格低了13%。   据华尔街日报分析显示,在共同基金投资的初创企业中,每16家中至少有一家共同基金投资人现在对其投资的估值已经低于其对股票的原始投资价格。   关于共同基金如何估算他们持有的未上市科技公司股份的价值,美国没有硬性规定,但各家共同基金通常会综合衡量创业公司的财务信息、公开上市竞争对手的市场价值以及创业公司之前的融资价格。   共同基金对同一家公司的股价估值也经常不一致,例如:共享办公空间公司WeWork,普信公布的估值是每股37.64美元,而其他基金公司则估为50.19美元。   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第一季度早期剧烈下挫,到了季度末才基本恢复失地,整体下滑3%。然而,许多公开上市的订阅式软件公司在第一季度遭遇大幅下跌,包括LinkedIn、New Relic以及Hortonworks。这或许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共同基金公司下调了一些科技公司的估值,因为他们对公司价值的估算部分依赖于上市同行的市场价值。   普信等共同基金公司在最近几个月大幅削减对创业公司的投资,这使初创企业更难以在更高的估值水平上融资,也更难以利用诱人的股权奖励来吸引新的员工。   根据道琼斯VentureSource的统计,在2016年第一季度,美国四大共同基金家族总共对7家创业公司做出了投资,在去年第二季度总共32家的峰值相比大相径庭。   当然,尽管有第一季度的估值减计,普信在很多未上市公司中的投资目前还是浮盈颇丰的,包括:WeWork,浮盈126%; Airbnb,浮盈115%。   【来源:钛媒体    作者介绍:本文作者:Rolfe Winkler;由简法帮翻译和少许删减改编,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Uber
    2016年04月25日
  • Uber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企业高效运作需要一些 “魔力” 在今天举行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Uber 全球 CEO Travis Kalanick 分享了 Uber 的创立历程并表示:企业的高效运作需要一些 “魔力”。   在 Kalanick 看来,Uber 创立至今拥有的 “魔力”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你有没有把时间归还给别人、有没有把瓶颈期带给别人、有没有把喜悦感带给别人、有没有给别人反馈更多的资本利益。他认为,如果创业者做到了这四点,就有机会将自己的 idea 变成现实。   在过去的一年中,Kalanick 有 75 天是在中国度过的,近日在中国的活动中,他也暗示自己有意亲自 “操刀” 中国市场。谈到 Uber 今年在中国的计划,他表示要拓展更多的中国市场,让更多的中国城市体验到 Uber 的服务。   Kalanick 说,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 Uber 在 2016 年将强调拼车服务,同时自己也有意在无人车方面多做一些探索。因为汽车的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缓解交通压力,甚至创造就业机会。总的来说,要拥抱未来,才不会被新兴科技所淘汰。   而打车行业的补贴问题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热点。在 11 日与海航集团的合作中,Kalanick 谈到了滴滴,他认为滴滴每周要花 7000 万到 8000 万美元来补贴司机,这笔投入非常大,但是重要的不是花钱补贴司机,而是怎样有效、高效地花这笔钱。   但是在今天的分享中,Kalanick 说,了解中国市场的补贴模式至关重要,因为补贴是制胜的关键因素,自己也在担心没有补贴的话用户会离开。他表示:“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感到很有压力,因为补贴战要打响了,如果你想在中国市场竞争的话,就必须认识到,补贴是取胜的一部分。在补贴之后,如何进行非常高效的匹配和分摊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难题和挑战,这是要解决很难的问题之一,对于 Uber 中国来说就是如此。”   除了中国市场,Uber 今天还发布了一个重要消息:要在印度建立研发团队。Uber 预计未来几年内印度将会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且该公司在印度面临劲敌 Ola(市价已经达到 50 亿美元),所以 Uber 认为在印度建立一个研发团队非常必要,并且初步在印度市场投下了 10 亿美元。   原创文章,作者:Bernic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2325.html
    Uber
    2016年01月15日
  • Uber
    为企业提供Uber式按需服务,Bringg获500万美元A轮投资 为企业提供按需服务的创企Bringg目前A轮融资500万美元。 这家创企计划用这笔资金推动其网页和移动平台进入按需领域,提供企业类似于实时驾驶追踪、派件、警报、移动信息等服务。 截至目前,Bringg已共计获得了750万美元的投资。这家办公场所设立在特拉维夫和纽约的创企已将业务扩张到了50多个国家(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共拥有数百位客户。 Bringg创办于2013年,由首席执行官Raanan Cohen和首席技术官Lior Sion联合创办。前者是通信企业MobileMax的前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后者是以色列叫车服务GetTaxi和在线项目管理软件Clarizen.com的前首席技术官。 Bringg可以为企业提供当今顾客所需的Uber类配送服务的操作技术,例如司机可以在行驶的同时提供配送服务、接收短信提醒和追踪快件等等。 从商业层面讲,Bringg整合了现有系统的功能,例如网络和移动派件、快件追踪、司机和客户间的交流应用、收集签名等。 这家创企还和一些更小规模的公司展开了合作,例如食品配送服务Lish和Zuppler。此外,Bringg发现企业市场——即已拥有1000名以上配送司机的企业更有市场发展潜力,其中包括想和亚马逊一较高下的大型零售商、服务提供商和家庭配送企业。 联合创始人表示Bringg的目标受众正是这些已具备配送服务但仍想扩大市场份额的大企业。 如今Bringg已拥有近24个大企业级用户,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大企业在美国和以色列的18人团队以及提升服务内容(包括整合按需订购系统功能在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吸引更多大型机构进行合作。 Bringg Lets Any Business Offer Uber-Like Experiences To Their Customers Uber has set the standard for mobile transportation apps, allowing customers to order, pay for and view their driver’s location right from their mobile device. Now, a new startup called Bringg wants to offer a similar level of visibility for any delivery-based service or those with drivers en route – whether that’s a mom-and-pop dry cleaner making their daily runs, restaurants making deliveries, or even service technicians heading out on calls. The company was founded in 2013 by Raanan Cohen (CEO), the former founder and CEO of MobileMax; and Lion Sion (CTO), previously the CTO of GetTaxi and Clarizen.com. Bringg has been operating in a beta period over the past six months, testing the service with a handful of customer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types of businesses, including food-delivery services Lish and Zuppler, for example. It’s now launching to the public. Explains Sion, the two co-founders had discussed the idea for Bringg as far back as two years ago while lamenting over the fact that the revolution that came about with transportation apps, like Uber or GetTaxi, hadn’t yet translated itself into other areas. “Why is it that when I’m ordering pizza for my kids, we don’t know when the delivery person is coming, exactly?,” Raanan complained to his friend. Recalls Sion, “he said, why is it that the same solution you have with taxis – why is it not yet out there for others?” So the two began working to develop a way for any company to integrate an on-demand service offering an Uber-like user experience into their own products – web, mobile or otherwise. With Bringg, the idea is not to create consumer-facing mobile applications similar to Uber’s, but instead to allow a business to communicate with customers about the status of their driver’s whereabouts however they see fit.   Businesses can opt to use Bringg’s web-based interface, its APIs and mobile SDKs for iOS, Android and JavaScript, or any combination they like. For example, a company could choose to send out an email or SMS containing a link that popped open an HTML5 web page that showed the driver en route in real time. Or the company could choose to integrate Bringg’s SDK into its own native mobile app, if one already existed. Bringg’s technology stops short of handling order processing and payments. However, it’s able to integrate with a number of point-of-sale solutions, as well as online and offline ordering solutions, notes Sion. The service is sold on a software-as-a-service basis to customers starting at $10 per month per driver. A $20 per month per driver option is also available, which allows businesses to further customize the service – for example, branding it with their own logos or customizing the SMS messages customers receive.   Meanwhile, on the business owners’ side, Bringg offers reporting features that help them gain insight into their deliveries, as they’re able to see things like how long deliveries take, or distances traveled, and more. Businesses can also manage and dispatch drivers, and track them in real time. During the company’s beta period, Bringg found that they didn’t have to sell businesses on the concept of what they were offering, which is something that surprised them, says Sion. “We thought we’d still be trying to convince people that on-demand is happening and it’s something you need to do,” he says. “But it turns out, everybody gets it…it was very easy to get people to join.” The company hasn’t yet done much PR or marketing, but already has 100 developers working with its products. “People just heard about us and came,” Sion says. Headquartered in Israel, but now expanding to New York, Bringg is a 13-person team and is backed by $2.5 million in funding from strategic partner ITURAN, a fleet-management company.   Source:TC 编译:孙媛
    Uber
    2015年12月18日
  • Uber
    Gigster 获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想做软件开发的 Uber   按需软件开发服务初创企业Gigster今天获得了1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 Gigster 是一家为缺乏内部研发团队的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软件开发与设计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2年 前进入了 YC 加速器计划,今年刚刚毕业,目前总部位于旧金山。其概念很简单,就像 Uber 把司机与乘客联系在一起一样,Gigster 把自由职业的程序员、设计师与有软件开发需求的公司联系在一起。 客户可以从他们罗列的各种模板和功能列表上进行选择,然后对所需软件进行建模,Gigster 则会马上利用人工智能,基于先前项目所需的项目经理、开发者以及设计师的情况对项目实现进行估算并给出报价,客户同意后由 Gigster 雇佣自由职业者完成项目。目前 Gigster 拥有 350 人的自由职业者队伍,其中不少是 Facebook、Google、微软等大公司的前雇员或现雇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Gigster 相当于软件开发的 Uber,或者是进化版的项目承包。对于那些有需求有创意但缺乏能力的企业 / 初创企业来说,Gigster 相当于他们的工程部,帮他们解决了编码(缺乏开发经验)、招聘(人才难找)、项目管理(很多麻烦要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替其节省不少的时间和成本。 当然,以之前的项目经验去估算项目也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因为根据软件估算的五大定律,估算是不可互换的,而且往往是错的,根据估算制定的合同对于参与各方都有可能造成损失。此外,如果这些 “自由职业者” 包括 IT 公司的现有员工,那么这些人的工作可能也会存在一些模糊地带,给他们的雇主造成影响。还有就是对于提供软件需求和实现创意的这些公司来说,也会存在创意被窃取的或山寨的风险。但是跟 Uber 一样,Gigster 这类的公司有可能颠覆 IT 行业的组织和做事方式,还是值得观察的。 此轮融资由 Andreessen Horowitz 领投,Ashton Kutcher、Continuity Fund I 等跟投,至此其总融资额为 1250 万美元。本轮融资所得将用于进一步开发平台的 AI 和机器学习技术,增加人手等。   来源:36氪 作者:boxi 出处:http://36kr.com/p/5040793.html
    Uber
    2015年12月08日
  • Uber
    Uber针对学生推“一键叫CEO”活动,这更像是场别出心裁的“招聘形式” 据@Uber优步北京 官微,今明两天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可以用Uber打CEO(打车的“打”)毛遂自荐了。   据介绍,在名为UberDream的活动期间,学生可以通过Uber App叫车。车上坐有来自印象笔记、LinkedIn、Uber、节操精选、穷游等16家公司的高管,学生叫车成功即可上车与这些高管进行简短交流,递上简历,争取实习或工作的机会。与其说这是Uber的校园推广活动,在招聘界人士看来,这是一场别出心裁,有趣的,且可以值得借鉴和效仿的招聘活动。 正值毕业生马上要相继毕业离校,目前也正处在一个金三银四的招聘月中,许多HR以及公司也都处在一个“抢人”的状态中,而应聘者们也都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中。之前,小编就听说过某家公司的总监定期去开“专车”,为的只是能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人才。   招聘形式多样化,小编认为这是个未来趋势,除了运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的招聘系统之外,招聘形式的多样化更像是场“头脑风暴“。
    Uber
    2015年04月24日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