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kedin
    LinkedIn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33%;普通股股东净亏6800万美元,同比亏损加大 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今天发布了该公司截至6月30日的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LinkedIn第二季度营收达到7.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6800万美元,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03万美元。   与分析师比较: 财报显示,由于成本增加和美元坚挺影响了美国海外市场之外的盈利价值,LinkedIn第二季度亏损进一步加大。但是由于第二季度营收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每股摊薄利润以及今年全年营收预期都高于市场分析师的预期水平,受这些因素的拉动,LinkedIn当日盘后股价呈现上涨的大好局面。   LinkedIn第二季度营收为7.12亿美元,高于市场分析师预计的6.8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每股摊薄收益为0.55美元,高于市场分析师预计的0.30美元。与此同时,LinkedIn预计2015年全年营收将达到29.4亿美元左右,高于分析师预计的29.1亿美元。   财务详情: LinkedIn第二季度净营收达到7.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4亿美元增长了33%。其中,人才解决方案营收为4.43亿美元,同比增长38%;营销解决方案营收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32%;优质订阅服务营收为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   LinkedIn第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6800万美元,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03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第二季度净利润为7100万美元,上年同期该利润为6300万美元。   LinkedIn第二季度调整后的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净利润(EBITDA)为1.63亿美元,占据了公司营收的23%;上年同期为1.45亿美元,占据了公司营收的27%。   LinkedIn第二季度符合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每股摊薄亏损为0.53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摊薄亏损为0.01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第二季度每股摊薄收益为0.55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摊薄收益0.51美元。   按照地区划分,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美国的营收为4.4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18亿美元;来自国际市场的营收为2.6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16亿美元。   按照渠道划分,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现场销售渠道的营收为4.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19亿美元;来自于网络的营收为2.71亿元,去年同期为2.15亿美元。   业绩展望: LinkedIn预计,该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营收将介于7.45亿美元到7.50亿美元之间;预计第三季度调整后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净利润(EBITDA)将介于1.46亿美元到1.48亿美元之间;预计第三季度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每股摊薄收益约为0.43美元;预计第三季度折旧和摊销支出约为6900万美元;预计第三季度股权奖励支出约为1.28亿美元。   LinkedIn预计整个2015年营收约为29.4亿美元;调整后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净利润(EBITDA)约为6.65亿美元;预计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每股摊薄收益约为2.19美元;折旧和摊销支出约为2.78亿美元;股权奖励支出约为5.1亿美元。   股价表现: 在周四的美国股市常规交易中,LinkedIn股价下跌4.85美元,报收于227.15美元,跌幅为2.09%;在发布财报之后的当日盘后交易中(截至发稿之时),LinkedIn股价止跌上扬12.85美元,到240美元,涨幅为5.66%。在过去的52周,LinkedIn最低股价为178.76美元,最高股价为276.18美元。(悦潼)   来源:腾讯科技
    linkedin
    2015年07月31日
  • linkedin
    要在 LinkedIn 上下载个人资料变得更麻烦了 LinkedIn 改变了处理用户下载个人资料的政策,令大家要备份自己的资料时变得更麻烦了。   本来大家要在 LinkedIn 下载自己的联系人清单、其他有关个人的信息,如个人的 LinkedIn 动态、IP 记录和搜索记录时,只要按下载就可以即时取得了。可是现在 LinkedIn 跟 Google 和 Facebook「接轨」,用户需要申请并等候少于三日才可以下载到有关资料。   所以,HRTechChina小编提醒大家:假如大家要在特定日期前取得上述资料的话,记得提早最少三日申请噜。
    linkedin
    2015年07月27日
  • linkedin
    【观点】LinkedIn收购Lynda开始被外媒唱衰? 今年4月份,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宣布将以15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购私营在线教育公司lynda.com。 LinkedIn的CEO杰夫.韦纳在声明中表示,“LinkedIn和Lynda.com的使命高度一致,两家公司都致力于帮助专业人士提高职业技能。”杰夫.韦纳表示,此次收购将允许LinkedIn的3.5亿用户使用Lynda这个职业技能提升和教育平台。LinkedIn的产品内容经理瑞安 罗兰斯基(Ryan Rolanksy)描述了双方合作后为用户创造的前景:求职者不仅能够了解所申请职位所需的技能,还可通过LinkedIn观看课程马上习得这些技能。   不过,最近来自Seeking Alpha的评论文章也从一些方面表达了对LinkedIn收购Lynda所不看好的观点,而Lynda.com也刚刚发布了6月财务报表。    财务上的表现 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2014年实际亏损62,495,000美元(6249.5万美元)。虽然看起来,公司的现金流目前是正数,业务产生了3650万美元现金。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6700万美元的股份补偿。让我们假设LinkedIn此后将不再支付这些费用。甚至可以更为乐观, 假设公司将不再在新的内容投入资金。这意味着摊销费用(1050万美元)将不是成为一笔经常性费用。将这些费用增加到负项中,得到了1400万美元的可持续盈利。即使采用了这些不太可能的假设15,亿美元的价格仍然意味着LinkedIn在100多倍的市盈率水平下购买了该公司。   应该有增长吧?增长肯定是存在的,但不是所期望的那么高。公司的收入在2013年增长了34%,2014年27%,2015年第一季度为25%。与此同时,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从2012年的26%增加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37%。趋势很明确——不仅是增长速度放缓了,而且公司还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才能达到这样的增长速度。     可能出现的协同作用 Lynda.com自称是一个“领先的在线学习公司,可帮助任何人学习商业知识、软件、技术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它的主打产品是由各种行业专家制作的视频,以收取订阅费用的方式将视频出售给客户。   LinkedIn和Lynda.com的目标人群很相似:想发展自己专业技能的人。理想的情况是,LinkedIn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吸引Lynda.com用户以优惠条件注册。虽然表面上这是有道理的,有一个巨大的吸引。但是否大部分Lynda.com的用户已经(或将要)是LinkedIn的用户呢?例如,教育机构是Lynda.com巨大的客户。根据简单调查,40%的大学生已经在使用LinkedIn,所以Lynda.com并不是可以为LinkedIn扩充用户的有效通道。   也有人建议Lynda.com开发新的功能,为完成相关课程的用户提供证书,并在LinkedIn上显示证书及课程的信息,增强用户体验。但Lynda.com用户更关注的是课程视频,Lynda.com所提供的证书的价值有局限性,意义较低。另外证书计划也面临着一些艰难的竞争。例如, 免费的教育平台Coursera也已经提供了类似的证书计划。   结论: 1、Lynda.com目前正在亏钱; 2、尽管投入了更多营销费用但增长已经放缓; 3、协同效应并不容易实现; Lynda.com不是一个能赚钱的公司。它正在放缓的增长速度及逐渐上升的营销花费会带来很多问题。可能会有协同作用,但实现起来难度较大。从量的角度来看,收购没有任何意义。   来自:POWER教育
    linkedin
    2015年07月23日
  • linkedin
    想要成为职场的微信,“赤兔”们须是商务“朋友圈”,跑得出 TMT 领域 已经上线近 1 个月的领英中国本土化社交产品“赤兔”终于告别内测阶段,正式向公众开放注册。同时他们还找来了印象笔记、惠普、Misfit、魅族、Tesla 五家品牌来作为背书,以这五家的品牌全拼为公众注册的邀请码。   与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职场社交产品一样,“赤兔”想在职场领域成为微信的继承者。“赤兔”应用以“朋友圈”为主界面,配合“即时通讯+通讯录+附近+群组”功能,再加上QQ空间“谁看过我”的社交产品。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的诸多标配,“赤兔”都有。可以算是沈博阳“最后一次 All In”最浅层的解释。   坦白说,想要有效地把微信中职业社交的职能迁移到一个单独的职业社交平台上,前提是平台上有足够多的职场用户和完善的 IM 、名片功能为用户之间产生火花提供土壤。   “一个最简单的场景,一个技术宅要创业,想认识产品经理,微信上没办法找到,但赤兔上面好多这样的人。”沈博阳这样描述“赤兔”的使用场景。 早期用户获取上,“赤兔”瞄准了最先拥抱新鲜事物的 TMT 从业者和关注互联网相关的人。从印象笔记、惠普、Misfit、魅族、Tesla几家背书品牌的选择上到从“互联网大会”这个发声平台都能看出“赤兔”的用意。但这批用户无形中与 LinkedIn 的中国门徒“脉脉”的用户群高度重合,这也意味着“赤兔”需要告诉这部分人,“我这里更精彩”。   于是,与“脉脉”相比,“赤兔”在每个可能的点上都赋予用户连接的可能。人脉推荐中,用户可以看到系统推荐的,除了手机通讯录好友、同事,还有同行、校友、有共同好友的人。同时,“赤兔”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平台上毕业于某个学校、就职于某家公司、参加过某个活动、活跃于某个小组的全部用户的资料,并与之建立联系。加上 LinkedIn 提供的天然导流,“赤兔”能够在早期就让传统行业的用户碰到 TMT 从业者。   另外,他们在“发现”功能下一口气塞进了“活动行”、“豆瓣(陌陌)小组”和“附近的人”,希望从线下活动、兴趣小组和 LBS 三个维度让用户在平台上持续发生交互。“ 先出发的“脉脉”也意识到了用户规模的重要性。但他们已经开始下沉到二线城市,跑到 TMT 领域外。就在“赤兔”发布的同一天,脉脉宣布6000万在北上广深杭地铁、楼宇、院线铺设品牌广告之后,将继续把广告范围扩大北上广深外的 14 个二线城市。上周有消息称,脉脉获超5000万美金C轮融资。   除了用户获取,职场微信们还要解决的是“用户留存”问题,即如何保持稳定的用户活跃度。“脉脉”的办法是“朋友圈+匿名朋友圈”,“赤兔”的办法是“朋友圈”+ 活动+兴趣小组。   职场社交“朋友圈”信息流的价值或许在于能够把职场鸡汤、职场指南、实战干货等资讯的内容从微信的信息流里分离出来,同时释放职场人士写与工作有关状态、文章的需求。而活动+兴趣小组的组合能够实现平台上 O2O 的职场社交,有机会取代现在参加活动—微信拉群—社交这样的一个使用场景。不过这要求平台在早期能够提供足够优质的资讯、活动、社交资源,不然用户还不如留在微信。   “中国人的生意是在生活化主题下,如打德州,打高尔夫、吃饭,以及KTV等场景下建立关系的,PPT只是一个秀,成为朋友了,生意也就做成了。”生活化的场景是分母,商务利益、机会的达成为分子,“人越在放松的状态下越能体现本质。”太美集团和“机遇”创始人胡世辉曾这样描述国内的职场社交现状。   这种跟着感觉走的商业社交方式让中国众多 LinkedIn 的门徒折戟。现在落地生的儿子“赤兔”来了,会成功吗?   来源:36氪
    linkedin
    2015年07月23日
  • linkedin
    Linkedin 称其平台(领英洞察)发布者过百万 报告中显示,这些内容发布者每周生产文章超过 13 万篇,读者中约 45% 为管理者、VP、CEO 等高职位人群。多数内容触达 9 个国家共 21 个行业的专业人群。LinkedIn 内容发布服务于 2012 年推出,截至今年五月平台共有用户 3.64 亿.   If you’re not reaching, engaging, and monetizing customers on mobile, you’re likely losing them to someone else. Register now for the 8th annual MobileBeat, July 13-14, where the best and brightest will be exploring the latest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the mobile space. Business-oriented social networking company LinkedIn today announced that it has more than 1 million publishers posting content to the site. They’re posting more than 130,000 items each week, according to a blog post on the new metrics from LinkedIn executive editor Daniel Roth. “About 45 percent of readers are in the upper ranks of their industries: managers, VPs, CEOs, etc.,” Roth wrote. “The top content-demanding industries are tech, financial services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average post now reaches professionals in 21 industries and 9 countries.” LinkedIn introduced its publishing feature in 2012. The company had 364 million members in May.
    linkedin
    2015年07月13日
  • linkedin
    专访沈博阳:我如何在LinkedIn里创业? [摘要]沈博阳意识到中国的LinkedIn用户大多是有跨过公司背景、英语能力较好的人群,但在中国,职场人群的层级分化非常大,需要一个覆盖面更广的职场社交产品。   今年年初,当沈博阳第一次把“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新产品,并采用双品牌策略运营”的想法告诉LinkedIn全球CEO 杰夫•韦纳的时候,杰夫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不是疯了”。   但随后,在这位中国区总裁,也是LinkedIn在中国的第一个正式员工的多次解说下, 杰夫·韦纳与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逐步理解了他的想法,并给予了连沈博阳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支持。LinkedIn总部给了赤兔完全的自主权,并且未对赤兔设立任何用户量、盈利水平的指标,而赤兔将100%由中国团队负责。“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永远比他们给的大。”   就这样,今年6月23日,领英中国宣布,由本土团队独立研发的基于真实身份的职场社交App —“赤兔”上线。在核心业务上,为中国市场开发独立于LinkedIn之外的新产品,并采用双品牌策略运营,这在跨国互联网公司在华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第一次。   为什么要做赤兔? 去年,沈博阳和投资人沈南鹏有过这样一次对话。   沈南鹏:“你最希望领英具备什么功能?”   沈博阳:“手机号注册。”   沈南鹏:“做出这个功能需要多长时间?”   沈博阳:“如果是创业公司,一到两周,但是如果是领英的话, 很难说。”   沈博阳的犹豫出于对LinkedIn的深刻认识:LinkedIn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很难单独把某个功能摘出来给中国团队做。同时,LinkedIn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有着十几年历史的产品,也承载着巨大的收入,2015年第一季度营收就达到了6.38亿美元。这样一个“大产品”,每做一个变化,都会牵扯很多。也正如沈博阳预料的那样,直到今天LinkedIn还不支持手机号注册。   与沈南鹏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却将沈博阳做“赤兔”的原因尽现无余。   中国互联网的特性是“移动为先”,中国今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而LinkedIn是基于PC端开发的产品,很多功能并不适用于移动端。   沈博阳意识到中国的LinkedIn用户大多是有跨过公司背景、英语能力较好的人群,但在中国,职场人群的层级分化非常大,需要一个覆盖面更广的职场社交产品。   在中国做产品,还是需要拼“速度”。过去一年里,LinkedIn中国的确有了非常多的优化,但优化再多也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打补丁”的节奏。跟“船小好调头”的创业公司竞争,需要有速度,能尽快更新优化产品。   怎么做赤兔? “敢于冒风险,必须不走寻常路。”是三个月前沈博阳最终的具体方案在美国被通过那天他发的朋友圈。也就是在那几天,雅虎彻底离开中国,雅虎北京研发中心大裁员。   一直以来,沈博阳都在向人们解释美国互联网公司纷纷折戟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的特殊环境,而是那些美国互联网公司没有真正地把产品本土化。跨国公司总是犯下“路径依赖”的错误,迷信于这些公司原来在美国的成功模式也能在中国成功。“赤兔”的推出就是他对“路径依赖”的最好反驳。   产品上,相较于LinkedIn,赤兔更加“年轻”。   沈博阳向记者解释到赤兔的设计以及其背后的逻辑:“未来赤兔的所有功能都将围绕三个关键词来打造:发现、沟通、连接。” 可以看到,赤兔的主页下方有五个栏目,这与微信主页面四个栏目的设计非常相似。“动态”栏目,类似与微信的朋友圈,用户在这里分享职场新鲜事,可以评论和点赞。同时和领英一样,这里还可以看到跟用户有关的职场新状态,比如谁有了新的联系人。“人脉”栏目类似微信的通讯录,在这里赤兔又糅合了微博的单向连接方式,用户可以像关注大V一样关注职场大咖。   相较于领英的邮件沟通,赤兔在沟通方面多了即时通讯的功能,一对一聊天和群组聊天功能都得到了实现。   而赤兔的连接功能更多地体现在活动上面。赤兔将要参加同一活动的人自动生成到一个群组。人们可以在群组里看到彼此的职业背景。   策略上,赤兔采取的是无线为先,着重开发移动客户端,纯中文语境。当然,赤兔支持领英账号登录,可以导入领英的人脉关系,并会有独立的社交图谱。   调性上,沈博阳表示,职场社交应该保持优秀的社区用户氛围和用户质量,不鼓励职场八卦和负能量,炒作一个公司的负面会对职场社交应用产生负面影响。   而关于盈利模式,沈博阳向腾讯科技透露,“目前领英在中国已经走上正轨,盈利也足够支撑赤兔的开发。所以赤兔和大多数中国互联网产品一样,对用户免费。”他表示,领英积累下来的招聘解决方案,市场解决方案,销售解决方案都是赤兔可以借鉴的。   “这一段时间我的精力肯定大部分是用在赤兔上的。”沈博阳告诉记者:“未来一段时间也会花更多精力在赤兔上。”   腾讯科技 刘亚澜
    linkedin
    2015年07月08日
  • linkedin
    领英中国发布本土职场社交APP“赤兔” [摘要]“赤兔”安卓版已在小范围内开放邀请码注册,以收集用户反馈,不断改进和调整,iOS版也将很快问市。 6月23日,领英中国宣布,由本土团队独立研发的基于真实身份的职场社交App —“赤兔”于今日上线,并开放邀请码注册。在核心业务上,为中国市场开发独立于全球平台之外的新产品,并采用双品牌策略运营,这在跨国互联网公司在华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领英的新产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命名为“赤兔”,因为人们常常把优秀人才比喻做千里马,而赤兔马即千里马。取名“赤兔”喻意着领英希望更多的中国职场年轻人成为驰骋职场的千里马,成就更优秀的自我。   领英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沈博阳表示:“过去大家都认为职场应该是严肃的、理性的、专业的,但是基于对中国职场年轻人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希望把赤兔打造成一款有温度、有趣、年轻和鲜活的职场社交App。通过产品功能、UI和LOGO设计等等,让人们感觉到,职场社交也可以很有趣,职场社交也可以有温度。”   全球化平台的网络效应,是领英的长板。但是,全球化平台更能吸引的是那些有海外或者外企背景,具备一定英语能力的用户。中国职场存在显著的层级分化,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英语好、外企背景的只占少数,而更加广泛的则是刚步入职场和处于职场上升期的20-35岁的年轻人。他们分布在中国的一线到三四线城市,对于工作、资讯、人脉和机会非常渴望,愿意结实陌生人,愿意从线上走到线下进行更真实和充分的沟通交流。   同时,2014年初领英入华,但是领英创立在十多年前,产品是围绕PC和电子邮箱设计的,向无线互联网迁移的速度还不够快。而中国是一个无线为先的市场,领英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做好无线产品至关重要。   这些主客观因素都促使领英结合中国市场特色推出新产品。   沈博阳表示,“无论从中国互联网无线为先的特性,中国职场人群的层级分化以及产品开发运营的独立性出发,我们都需要推出独立于全球平台之外、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端产品。于是,赤兔横空出世。这是跨国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在中国采取双品牌策略。”   产品层面,领英中文版(包括PC和移动端)将持续深入本土化,增加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功能、开展本土合作,将领英的品牌和价值传递给更广泛的中国用户。而赤兔采取的是无线为先的策略,着重开发移动客户端,纯中文语境,帮助中国用户以真实的职场身份,在职业场景下发现人脉、在线沟通、并把线上和线下的职场活动和行为连接起来。赤兔支持领英账号登录,可以导入领英的人脉关系,并会有独立的社交图谱。   目前,“赤兔”安卓版已在小范围内开放邀请码注册(可在www.chitu.cn申请邀请码),以收集用户反馈,不断改进和调整,iOS版也将很快问市。   LinkedIn创建于 2003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LinkedIn于2011年5月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市值约300亿美金。2014年1月,领英宣布正式进入中国,2月25日,简体中文测试版上线,并正式启用中文名称 – “领英”。   腾讯科技(刘亚澜)
    linkedin
    2015年06月23日
  • linkedin
    LinkedIn推基于人脉圈的资讯应用Pulse,还有一大波单功能应用正在路上 36kr原创文章,作者:饭遥 LinkedIn 上线了大幅改版的新闻阅读应用 Pulse。与一般的新闻阅读应用需要在前期进行订阅不同,新版 Pulse 将会直接收到系统推送的个性化推荐新闻,包括商业资讯、行业动态等。 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 LinkedIn 信息,如所从事的行业,关注的职业人士等。当然用户也可以在后续的操作中进行订阅、关注等操作。新版 Pulse 还会向用户推送提及用户公司、同事或是 LinkedIn 关系网中其他人的新闻;另外,联系人们进行评论、转发的消息也会呈现在新版 Pulse 信息流中。 同时新版的界面更加简洁,采用了卡片式的信息流设计。向左滑动卡片是将信息从信息流中移除,向右则是稍后阅读。这些操作也能帮助 Pulse 进一步改进推荐算法。 与之前的新闻应用相比,Pulse 大大的强化了其社交属性。如果这套推荐模式起作用,也让 LinkedIn 得以通过其积累的社交资源提升旗下应用的活跃度。 事实上,同样作为社交产品,据最近 Cowen & Co. 的一项调查,用户每天在 Facebook 应用上花费的时间为 44 分钟,而在 LinkedIn 上花费的时间在 1 分钟左右。 因此在去年秋季 Jeff Weiner 开始直接监管产品工作后,LinkedIn 开始学习 Facebook 的做法,将 LinkedIn 应用功能拆分一个个独立的应用。除了 Pulse 之外,还有专门针对求职者和招聘者的应用。据 WSJ 消息,消息人士透露,LinkedIn 还正在测试名为LinkedIn Groups 和 LinkedIn LookUp 的两款应用。前者能够向用户推送来自所属群组的消息,后者则允许用户快速查询同事信息。 与此同时,鉴于Facebook’s Messenger,WhatsApp,Snapchat,Kik. Messenger 的火爆,LinkedIn 也在尝试对其所有应用的即时通信功能进行优化。  
    linkedin
    2015年06月18日
  • linkedin
    在中国,LinkedIn想更“有趣”一些? 李北辰/文(微信公号:future-is-coming)   最近,当你在北上广深等地乘坐地铁,或许会赫然发现,LinkedIn——这家来自硅谷的明星企业开始大规模投放广告,其创始人里德·霍夫曼甚至亲自坐地铁“观赏”这种颇为接地气的广告形式——你知道,在此之前,砸钱打线下广告对于美国互联网公司来说多少有些不可理喻。   嗯,从线下堪称“异端”的推广方式上,可以一窥LinkedIn对于中国市场的勃勃野心。而相比广告,传闻中即将上线的LinkedIn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全新职业社交产品无疑更具想象空间——为中国市场独立开发新品,这完全有悖于过往任何一家跨国互联网公司的玩法。而考虑到此前美国互联网先烈们在华的屡战屡败,难免让人产生对等的期许与疑惑:LinkedIn到底会接地气到什么程度?   就在几天前,领英微信公号里一条关于召集北京国贸、广州珠江新城、深圳福田三个区域的用户建立微信群的消息,就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遐想,难道这是LinkedIn将开发基于地理位置、职业兴趣甚至线下特定活动功能的先兆?   领英中国老大沈博阳曾用“无趣但有用”形容自家产品,但无论是不甘于此还是不能于此,面对脉脉、会会等更多本土创业公司的来势汹汹,LinkedIn这家挂着高冷气质的硅谷来客似乎也想“有趣”一些——至少在中国。而毫无疑问,就像其创始人和公司所倡导的,这需要冒更大且更睿智的风险。那么问题来了:LinkedIn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的新产品将会有怎样的变革?     移动端:兼备工具与社交 LinkedIn入华一年多以来,无论是与微信合作领英名片,与QQ邮箱创造第一个“职业名片”,还是将阿里巴巴B2B英文网站进行账号绑定,这些借助他人平台开拓中国市场的举措,在一定时间段内有利于增进用户量,但长远来看,若想让更大范围内的用户形成品牌认知以及应用习惯,唯有自己才更为可靠。而作为前Facebook 时代一个所谓“熬出来”的产品,如何通过改变产品形态,让这种“慢模式”在中国这样一个许多时候只靠速度取胜的地方尽量跑快一点,将变得至关重要。这无疑要得力于移动端的发力——所以可以肯定,领英新产品将完全基于移动端,抛弃PC端,至少会优先移动端。   事实上,与早年间职业社交的冷遇不同,过去一两年,基于移动端的职业社交为资本市场所厚爱,LinkedIn在中国的最大对手也从各种“网”换成了脉脉和会会等APP。这很好理解,十余年前,当霍夫曼在PC时代创建LinkedIn时,用户在虚拟世界最基础的身份符号还是邮箱地址,而如今对于一款社交产品来说,能否匹配用户在移动端的碎片化应用无疑事关生死。但至少在中国,LinkedIn移动端的体验并不美妙——你甚至可以说它是PC网站一个不太舒适的替代品。   举个常被用户吐槽的例子,或许由于美国职场鲜明的邮件文化,LinkedIn让用户之间用站内信沟通,而它的竞争者们则选择了更讨巧的IM方式,尤其对于新用户,似乎后者更为他们所爱。所以如何完善在移动端最基本的用户体验,是LinkedIn新产品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而除此之外,倘若你相信人性之变化莫测,那么极度映射人性的社交产品或许是所有互联网产品中最让设计者举棋不定的。具体到职业社交,某种意义上,职业社交难做是因为“职场人群”只是个面目模糊的统称,他们似乎并没有一个百分百的通用且唯一的需求,换句话说,用户需求颇为分化:找工作,找生意和创业伙伴,结交同好,或者就是单纯逛逛,这些需求都要呈现在同一产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试图将职业社交产品“做轻”似乎并非明智之选——你最好兼备社交属性与工具属性(甚至偶尔的娱乐属性)。   当然,我不太相信LinkedIn会将“匿名八卦”这种类型的“好玩”功能加入新产品,但LinkedIn偏向实用工具型的定位确实丧失了一款社交产品应用的黏性。   嗯,尽管职业社交似乎天然适合弱关系,但用户表面上关系强弱并不完全等同于产品社交属性的强弱,一款产品“性感”与否与社交属性并不矛盾,所以几乎可以肯定,LinkedIn新产品会加入更多用户间的互动功能,这是最基础的社交元素。   那么最大的问题来了: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在我看来,也许一个接近于正确的答案是:将关系从线上转移到线下。     从线上到线下的蜕变? 据说Viadeo在收购天际网时,分享过一个PPT,对比了中国与外国的社交区别,结论是:中国人社交更偏向线下,线上互粉难以转为线下好友。无需赘言,中国人异常看重“人脉”(或者说“关系”),也最清楚人脉价值几何,按照常理,职业社交产品应大有可为才对,但过去整整十年,中国职业社交的发展告诉我们一件事:直接复制粘贴LinkedIn模式戏不大——即便LinkedIn本尊入华,复制自己也异常艰难。   所以像“会会”这种职业社交产品把触手伸向了线下。“会会”是一款基于真实职业社交关系的O2O产品,其最大意义是将职场社交与生活场景结合,依据地理位置、行业、通讯录等几个维度,帮助用户迅速找到行业专家,挖掘潜在人脉,并建立从线上邀约到线下真实会面的机制。如今在会会上的各种沙龙活动也非常活跃。“中国人必须要见面,国人可能听到档案这个词就害怕了,有种‘你在掀我老底呀’的感觉,所以,国内社交首先你要都要见面聊一聊,这种职业社交的生态就决定了你不能做一个纯的线上产品。”会会创始人李翔昊如此说道。   仔细想想,其背后逻辑不难理解,在一个更偏向线下社交的文化里,通过工具找到一个人只是社交的开始,远非结束。职业社交在中国的连年碰壁,或许最大原因就是其过往呈现的人脉关系都如一潭死水,本质上是内容详实的虚拟名片夹,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即时有效地激活人脉似乎更为重要。于是,在用户一端,或许一个功能完善的职业社交产品流程将是:用户充分展现个人品牌——简洁的在线沟通——线下交流。   而可以肯定,任何人都渴望与同行业拥有共同语言的人深度沟通,但当职业社交变为人脉管理工具,也就逐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如Doximity(被称为“医师们的LinkedIn”)这种垂直职业社交网站兴起的原因之一。   其实除了会会,果壳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了类似职业社交O2O产品。果壳创始人姬十三写道:“(2年前)为了做在线教育,我去清华住了一天,跟大三化工系同学一起吃住睡聊。当时一个最深的体会是:学生最困惑的,不是怎么学,而是为什么要学,学了以后能干嘛?那些解决了学习方向和动力的人,学习都不会差。但是想,如果能精准找到这个领域工作十年的人,跟学生细细聊聊未来和发展,给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该有多好?”   嗯,这很容易让人想到LinkedIn创建首个“经济图谱”的野心。在LinkedIn的构想中,譬如你是个处于大四迷茫期的大学生,就可以上LinkedIn看看你那些事业有成的学长学姐现在在干嘛,有何经验历程。所以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倘若领英中国的新产品加入了促进线下沟通的新功能(如基于职业兴趣)——换句话说,除了现有的招聘等解决方案外,加入了“知识共享解决方案”,将拥有信息的人与渴望信息的人匹配,不仅可以将“经济图谱”落地,也无疑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可以想见,相较于脉脉和会会等本土应用,无论是品牌本身还是在中国前期拥有的数百万精英用户,都会对推出新产品后的LinkedIn带来巨大优势。尤其是数量庞大且行业分散度高的优质用户群。就拿脉脉来说,你知道,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泛互联网从业者和猎头HR过多(形成噪音),一直是脉脉想尽量摆脱的问题。     未来想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许中国职业社交产品变革的一个基础就是:成为连接线上与线下的纽带(陌陌起初的火热很大原因是其突出了附近的人这一地理位置属性,从而在心理上提高了用户间线下做事情的可能性……)。毕竟中国人的工作与生活远远谈不上二元对立,无论LinkedIn们怎样苦口婆心,现实就是:尽管对方微信头像是一条看起来慵懒无比的狗,双方也可以愉快地讨论工作。   事实上,中国人的职场社交从来都倾向于场景化与生活化,所以就像互联网资深从业者周鹏所言:职场社交——以工作场景(成长、找工作)为核心的社交,要修正成以职场人为核心的社交:其中包含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那么除了工作机会,以职场人为核心的社交场景要以何为突破口?周鹏给出了一个真诚且令人深思的答案:职场男女。“职场是男女接触最好的开始……(职场人士)实名的情况下,有公司、同事、好友背书,女生抗拒的心理会小很多,特别是以工作场景为切入点的邀请,成为好友的高通过率可想而知。女生其实不是抗拒约,只是需要给自己提供一个约的正当理由。当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交融切换,约成功这种事情还遥不可及吗?”   好吧,尽管领英的新产品应该不会如此“激进”,但基于共同兴趣,以每一个具体的“职场人”而不是“关系”为核心,或许将是变革的重点。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相信对于领英此次在地铁的刷墙行为,会惹得不少早期LinkedIn用户的某种不爽。这就好比一首心爱多年的小众歌曲突然上了春晚一样。其实自从去年LinkedIn进入中国,一直有种独特的声音:如果LinkedIn变“low”我就不用了。对于不少精英或自诩为精英的用户,LinkedIn之所以为LinkedIn就是因为其高大上的气质,那英文的调性光是读起来就洋气得一塌糊涂。   但这同时意味着:哪怕仅从气质上,目前领英中国的产品也会让更多用户产生距离感。数据显示,国内职业社交网站用户以80后男性为主,平均年龄30岁——相较国外更为年(mei)轻(qian)。而某种意义上,气质由界面设计和产品名字构成,前者好改,那名字怎么办?难道把“领英”这个信雅达兼具的中文名字换掉?嗯,也许这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而从产品逻辑上,倘若新产品一切顺利,那么它很有可能与如今领英中国移动端的产品存在竞争——甚至彻底取代后者:一款来自硅谷,风靡全球的产品被手底下的中国团队取代?听起来确实有违直觉。   但不管怎样,十年以来,一批中国创业者迫切希望将LinkedIn模式复制到中国,而十年之后,LinkedIn在中国则选择以创业者的姿态自我革新,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来源公众号:创事记( sinachuangshiji)  
    linkedin
    2015年06月17日
  • linkedin
    研究显示财富 500 强 CEO 最爱用的社交网络是 LinkedIn 在财富五百强公司中的 CEO 中,只有 28% 的高管使用社交网络。这个数字或许比想象中低,但是已经是 2010 年的两倍。   公关公司 Weber Shandwick 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社交网络对公司的形象和传播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全球 80% 的 CEO 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社交网络,其中北美的比例最高、欧洲其次、亚太地区的比例相对较低。年轻的新晋 CEO 使用社交网络的比例比终身制 CEO 的比例高 52% 。   在常见的社交网络中,CEO 们对 Twitter 和 LinkedIn 的使用呈上升趋势,而对 Facebook 的使用在下降。LinkedIn 是最受 CEO 们欢迎的社交网络。   根据 Weber Shandwick 的数据,2014 年有 22% 的财富五百强 CEO 使用 LinkedIn,10% 的 CEO 使用 Twitter 和 Facebook。一些 CEO 还在 LinkedIn Influencer 这样的栏目上发表专栏文章,以塑造企业形象和增加曝光度。   尽管大多数高管的社交网络账号可能不是自己维护的,这一现象还是能反映出社交网络在招聘、业务拓展、公共关系、企业宣传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公司倾向于利用各种社交网络渠道发布信息,对公关和媒体的依赖度逐步降低。 via:ifanr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linkedin
    2015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