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如何使翻转课堂在企业培训中有效
过去5年,K-12教育已经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转变为“翻转学习”模式。
“在翻转课堂教育环境中,教师们扮演的更多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们在教室之外的地方通过视频或者其他媒体形式进行学习,然后在教室中与同学们一起共同解决困难,参加活动或者项目。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课程内容,教师们也能够更加了解每位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协作及互相学习。” ----Hetali Lodaya
这种教学法变化背后的原因是数字化使现在学生们的注意力变得很短暂,而学生们又很难将这短暂的注意力用于Jason Silberman所说的“单调的”传统教室中。
根据Silberman的《企业培训中的翻转课堂》指出,企业环境下,课堂更加枯燥。他认为在企业环境下,教学还有其他的困难:
“......课堂培训是否是将培训与员工绩效联系起来最有效的方式,是否是保证员工在培训结束后能够轻松应用课堂所学内容的最有效方式。”
企业翻转课堂模式使员工培训更加有吸引力,不再乏味:
“培训与社会联系紧密,促进了员工间的团队合作、多样化,有助于他们形成企业业务发展及成功所需的社会化心态。此外,它还通过真实的练习积累经验,在‘通过实践及体验学习’这一方面投入更多,事实证明,实践及体验式学习会更加有效。”
或许翻转课堂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为学员们提供了学习协作的机会。接受培训的员工需要学习如何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工作,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没有主导与配角之分。
下面是促进学员之间协作及使课堂更加吸引人的几点建议:
·课前协作。需要有工具保障学员们能够有机会在课前与其他学员就课前视频或者其他阅读文件进行交流。
·头脑风暴。课堂上所有的学员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由几个活跃的学员回答关键问题主导课堂。培训人员需要将所有的想法和观点写在一个白板上,然后由全班同学来决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
·角色分配。团队中的每位员工扮演的角色都应该平等且有意义。超越传统的主导、配角、计时员、抄写员的角色分配方法。
·过程模拟。整个课堂应该包括所有的员工类型,他们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对其他员工产生影响。过程模拟使员工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会对其他员工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翻转课堂环境下对员工进行团结协作培训会提高他们在本职岗位上的协作能力。善于协作的员工才会是好的团队成员。
【 文章来源:小崔教育在线】
-
硅谷
Consotrium对移动学习提出的建议
移动学习的目的是为学员创造全天候的学习环境。Consotrium学校网络部CEO Keith Krueger表示,“我们都知道,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学校也是,不过学生自己的网络系统似乎还没有准备充分应对这些变化。”
Kruger解释道,人们需要重新探讨移动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会为学生带来怎样的帮助,以及谁可以接入移动互联网。CoSN(即Consotrium forSchool Networking,Consotrium 学校网络部)的SEND(Smart EducationNetworks by Design)项目是能够为学校移动革命提供网络的途径。该项目强调新技术的重要性,为网络策略设计提供最佳方案,为学校开发新的资源及工具。
Verizon Wireless教育市场营销专家Traci Parrish也就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了建议。
“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找出什么是最重要的问题,”Parrish说。“这(移动学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接入方式,以及它是否足以支持学生想要提供的资源。”
许多学生自己没有足以支撑网络的必要资源,而且并非所有的学生在家都能够联网。Parrish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式,即通过在学校校车上提供网络连接创建“滚动研究大厅”。这种大厅为学生联网学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在校车上提供网络连接当下就可以实现,而且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宜,”Krueger说道。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投资Mi-Fi设备(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
Mi-Fi是一种和手机差不多大小,能够在周围形成一个网络圈的设备。Parrish建议学生可以购买多个Mi-Fi,允许学生将设备从图书馆借出来带回家使用。
Parrish表示学校,学生等通过特定的政府合同可以免费获得该设备,而且,无限网络连接每月只需37.99-39.99刀。Mi-Fi不再需要其他的设备配合,并且与所有设备兼容。
就创建全天候学习环境的问题,Krueger表示学校领导应该首先明确一下,现在学习是怎样的。然后目标明确于心之后,他们可以与教师、家长及学生探讨学生在校内外到底该如何使用移动设备。
“我认为我们做过的最有效的事情之一就是用最有效的方式对学生及学生家人进行调查。”Parrish说。
Krueger总结道,“我们开始先不要讨论技术,先讨论一下我们想要怎样的学习,以及我们现在面临的障碍是什么。”
文章来源:小崔教育在线
-
硅谷
上个月刚融资4000万美元的云端教育软件公司Renaissance Learning出售,售价11亿美元
Renaisssance Learning是一家云端教育软件公司。上个月,公司刚从Google旗下的风投机构Google Capital获得一轮4000万美元的投资,公司当时的估值是10亿美元。仅一个月后,Renaissance Learning就以11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买家是私募股权基金Hellman &Friedman。
Renaissance Learning 创立于 1984 年,是英国私募股权公司 Permira 子公司。最初,它是通过提供学习评估软件起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而发展到现在,Renaissance 的大部分软件都已搬上云端,提供各种学习评估工具,目的是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为老师提供更得当的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学习技巧。
此次出售,Renaissance Learning是从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旗下转移到了另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旗下。
Renaissance Learning的CEO Jack Lynch表示:“作为私募股权公司,Permira看中的是可观的经济回报,它并未在K-12教育领域进行长久地战略性布局。”由此不难看出,Hellman &Friedman的出价的确让看中经济回报的Permira难以拒绝。
Lynch表示,Renaissance的估值之所以增加的如此迅速,这得益于iPad和Chromebook等在学校的普遍采用,现在学校的老师们也都非常想快速了解学生们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接下来能够学习哪些知识等,这为Renaissance Learning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去年,Renaissance Learning的营收增长了20%。现在,Renaissance Learning的业务已经覆盖全美三分之一的学校。从全球范围来看,Renaissance Learning的业务范围已经遍布57个国家,2000万的学生在使用它的服务。
[本文编译自:recode.net]
-
硅谷
企业云集成平台MuleSoft获5000万美元融资
提供基于云的企业集成服务的MuleSoft刚刚获得了 5000 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MuleSoft 是一家提供基于云的企业集成服务的初创企业,成立于 2006 年,总部位于旧金山,现有 290 名员工。公司的主打产品是 Anypoint 平台,可实现 SaaS、SOA 及 API 等的集成。
企业集成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为了整合不同的系统和技术,全球每年在集成方面的花销达 5000 亿美元。但是大部分仍然采用点对点式的接口方式,在系统越来越多、数据不断爆炸、系统关联度越来越大的今天,其效率显得越发的低下。
而 Anypoint 平台是一个旨在简化企业集成难度的统一集成平台,可支持对 SaaS、SOA 及 API 的集成,也能实现本地系统与云,以及云与云服务的集成。该平台可以对企业的集成策略进行集中的设计和管理,并作为 hub 中心与各类端结点系统对接,将二维的点对点连接降低到一个维度,从而简化了集成的复杂性。
据公告介绍,目前全球已有数千家企业使用了 MuleSoft 的 Anypoint 平台,其中包括 45% 的全球 500 强企业,覆盖的行业包括医疗保健、金融、保险、零售、政府、媒体及电信等。去年的收入增长了 91%。
此轮融资由原有投资者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 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思科、Salesforce、SAP Ventures 等投资者参投。此轮融资过后,MuleSoft 的总融资已达 1.31 亿美元。本轮融资所得将用于加快市场的拓展。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boxi]
-
硅谷
Linkedin与微信又合作了
PingWest曾经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报道了微信接入LinkedIn账户在用户个人信息页面的消息,它发生在LinkedIn正式宣布推出本地化的简体中文版页面的一个月前,被视作是LinkedIn正式对中国大陆本地用户提供服务的预热。最近,根据PingWest获得的消息,LinkedIn与微信二者之间的合作已扩展至全球。“微信账号”已经出现在LinkedIn部分美国本土用户的“个人资料设置”的”联系方式“默认选项中,用户可以添加和直接编辑自己的微信ID,开放给自己的LinkedIn人脉连接者。至此,微信成为LinkedIn在美国除了Twitter和个人网站之外,第三个被默认出现的“联系方式”选项。
这一功能目前只针对个人资料设置中现实常住地为美国本土、系统语言设置为英文的美国用户开放。也就是说,LinkedIn与微信的这一步更“深度”的合作并非为了中国市场,而意在全球。
将微信接入LinkedIn的整个过程都是“微信式”的——打开LinkedIn并进入个人联系方式设置,你会看到Twitter、WeChat和Website并列在其中。点击编辑按钮后,页面中会出现二维码,在利用微信“扫一扫”后,微信将跳转至确认页面,在点击“确认”完成后,LinkedIn页面上的二维码会随即消失,并出现你的微信账号。在整个过程中,用户无需输入任何信息,完全通过二维码与“扫一扫”完成过渡。
对LinkedIn的“主流”用户来说,这种完全“微信式”的添加方式显得突兀但有趣。它的背后,是微信与LinkedIn的“等价交换”——将LinkedIn账户接入到微信用户的个人设置中,微信可以更好地帮助LinkedIn在中国潜在用户中推广;而LinkedIn首先在美国用户的个人设置中增添微信ID作为联系方式默认选项,则有助于微信在美国获得更多高质量的用户(LinkedIn用户74%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39%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
在中国,人们互相添加微信的使用场景与在美国人们添加LinkedIn的联系方式越来越接近(职场上认识即可互相添加)。在美国,微信也尝试过利用Google联系人展开病毒式营销。在1月底之前,在微信中绑定Google账户并通过Google账户添加5个联系人的用户将可以获得礼品卡等礼品。这项活动目前已经结束,效果不得而知。
而据PingWest的了解,接下来双方的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入——LinkedIn的产品团队正在密集测试下一项功能:即当用户在LinkedIn上添加微信联系方式成功之后,他/她的第一度LinkedIn人脉(即直接在LinkedIn上与其连接的用户)就能在其个人页面顶部的资料栏中看到该用户的微信二维码——然后再用很“微信式”的扫一扫功能,就可以直接添加对方的微信联系方式了。
LinkedIn也计划将微信添加至默认联系方式的功能推广至美国之外,包括在中国境内将系统设置为英语的LinkedIn用户可能接下来会获得这项功能的接入权限,而中国本地的简体中文版用户并不在优先考虑范围内——这背后不仅仅是LinkedIn的考虑,更是微信的算盘。
文章来源:pingwest
-
硅谷
以众包的问题证明你的职业能力,在线技能测试平台Smarterer再获160万美元融资
Smarterer 的理念是通过回答一些问题来评估用户对某项技能的掌握能力,如同一场只有选择题的考试。如今,在 Smarterer 上被回答的问题已经超过 2500 万个。
目前 Smarterer 上的问题种类繁多,从网站设计,音乐,到金融都有。而这些问题大多是众包给 Smarterer 的用户的。也就是说,Smarterer 不必成为问题的制造者,只需要审核用户上传的问题的质量就可以了。
Smarterer 有一套评估用户的技能熟练度的算法。对于与某项技能的相关问题,Smarterer 会建立起一套题库,并且将题库中的问题难度进行分级。如果用户回答问题正确,Smarterer 给出的下个问题则会提升难度,如果答错了则会降低难度。当回答了一定数量的问题后,题目的难度水平会维持在某个范围内,Smarterer 会根据这些信息对用户给出技能的熟练度评分。由于题库中问题量庞大,题库能有效遏制背答案的可能性。
Smarterer 称,企业用户可以利用这套测试来评估员工在各方面的能力,并且将他们有机的组合起来,比如将一些在不同方面”偏科“的员工分进同一个团队,实现协作互补。
不过,需要指出来的是,目前 Smarterer 的机制更适合评估编程、金融、数学这些易于量化的能力;对于销售技巧,文章写作等却有心无力。比如在对“文章写作”的考核中,大量出现“什么叫 bumping heads”,“用来说服人的文章叫什么”等问题;它们几乎不考察文章写作的能力本身,并且是否不写文章只回答选择题就能测试出写文章的能力也十分让人怀疑。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暮山]
-
硅谷
行业融资信息:技能分享和学习服务SkillShare获得600万美元B轮投资
1、技能分享和学习服务SkillShare获得600万美元B轮投资
SkillShare(http://www.skillshare.com/)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主打技能分享、人人都可能成为老师的在线学习及课程服务平台,目前拥有超过500个课堂,听课人数已超过10万人。该公司日前获得600万美元B轮投资,由Union Square Ventures、 Spark Capital等联合投资,这样该公司累计融资达到1100万美元。
2、销售管理服务ClearSlide获得5000万美元C轮投资
ClearSlide(https://www.clearslide.com/)成立于2009年,是一个面向企业的销售管理工具,为一线销售人员提供一个基于浏览器的数字面板,提供销售文件管理、客户管理、协作分工和交流等。该公司日前获得5000万美元C轮投资,由The Social+Capital Partnership 领投,Greylock Partners、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Felicis Ventures 、Comcast Ventures 、Silicon Valley Bank 跟投,这样该公司累计融资达到8900万美元。
3、云端应用管理平台Bitium获得600万美元A轮投资
Bitium(https://www.bitium.com/)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为企业提供各类应用、工具、SaaS软件等服务的管理平台,支持一个账号登陆所有SaaS、各类SaaS的集中认证和分发服务等。该公司日前获得600万美元A轮投资,由Polaris Partners 领投,Resolute.vc、 Double M Partners、 Social Leverage 、Lazerow Ventures、 Karlin Ventures、 Amplify Partners 等跟投,此前该公司曾获得240万美元种子投资。
-
硅谷
为企业提供单点登录的公司Bitium获650万美元A轮融资
SaaS (软件即服务),包括企业所使用的协同工具、CRM、会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市场营销工具等,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购买的 SaaS 也越来越多,由此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不同的平台的身份认证过程不同,新加入员工如何接入企业现有的系统等。云应用管理平台Bitium正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在 Bitium 平台上,企业可以实现单点登录,通过一个帐号接入各个 SaaS 系统内,而每个使用的员工并不需要知道原帐号的密码。在 Bitium支持的1500多个应用中,既包括 Google Apps,Salesforce.com 这样的大公司产品,也包括许多不知名的软件。
据 Recode 介绍,在这个领域,市场上已经有一批有力的竞争者,比如通过 4 轮融资已经获得了 8000 万美元的Okta;今年正在筹划 IPO 的Ping Identity。尽管如此,Bitium 仍有有着独特的优势支持者它不断地发展。
首先,Bitium 支持企业无限添加用户数,企业可以很便捷地添加 SaaS 使用者,从 CEO 到实习生,甚至是公司外部的合作伙伴都可以。同时,企业也可以取消离职员工的权限而不用改变所有帐号密码,从而有效的规避了风险。此外,Bitium 还为企业提供了分析系统,管理者可以查看企业各个 SaaS 的使用报表,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
Bitium 近日获得由 Polaris Partners 领投的 650 万美元 A 轮融资,加上其此前获得的 240 万美元的种子轮,总融资额达 890 万美元。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recode.net, pando.com]
-
硅谷
招聘网站Monster收购两家招聘服务商TalentBin、Gozaik
专业招聘网站Monster今天宣布,已经收购了两家招聘网站:TalentBin、Gozaik,不过未透露具体金额。
其中TalentBin(www.talentbin.com/)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人才搜索引擎”及招聘工具服务商,通过对Facebook、Twitter、Quora等网络平台聚合人才数据,并从中筛选出潜在的职位候选人,此前曾获得320万美元投资;
Gozaik(www.gozaik.com/)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帮助企业招聘人员在社交网络上精准投放招聘广告的工具。
(来源:it桔子)
小编评述:在未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招聘领域的机会很多,会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网站和工具帮助雇主和求职者消除信息的鸿沟!机会多多!有想法的可以跳进来了!
-
硅谷
热点关注:基于云端的薪资管理服务商ZenPayroll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
ZenPayroll是一家基于云端的薪资管理服务商,公司刚刚获得一轮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ZenPayroll 打算利用这轮融资来开发更多的功能、拓展业务和扩充员工规模。此前,ZenPayroll 已经获得过一轮 610 万美元的种子投资。
ZenPayroll 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包括科技初创公司、花店、面包店、宾馆、牙医诊所等。它的亮点在于能够为用户提供简单快捷的薪资管理服务。用户只需 10 分钟时间便可在 ZenPayroll 上完成注册并使用。而包括 ADP 和 Intuit 在内的这个领域的巨头的使用技术门槛则非常高,需要专门的培训才行。在 ZenPayroll 上注册后,用户可以自动设定工资管理时间表。ZenPayroll 会快速计算薪资、添加津贴和奖金,并自动计算、支付用户所在州和联邦政府的个人所得税,提交电子申报表。最后,ZenPayroll 还可以生成明细的支出和交易报告。
ZenPayroll 的收费标准是这样的:使用 ZenPayroll 服务的公司首先需要支付 25 美元,前 10 位员工每位员工每月再支付 4 美元,多于 10 位的部分,每位员工每月再支付 2 美元。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有 8 个人,那么公司每月需要支付的费用总和为:25+(4×8)=57 美元;如果一家公司有 15 人,那么每月需要支付的费用总和便为:25+(4×10)+(5×2)=75 美元。
在去年 9 月份,ZenPayroll 每个月处理的薪资总额就已经突破亿美元元大关。当然,ZenPayroll 现在还面临来自几个行业巨头的竞争,包括薪资管理服务商 ADP 和会计软件公司Intuit等。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欧开磊]
补充介绍:
ZenPayroll 将服务对象瞄准了中小企业,而他们的薪资管理解决方案也更为简单,如下:
用户只需 10 分钟时间便可完成注册并开始使用后台仪表盘。相反地,包括 ADP 在内的市场巨头的使用技术门槛很高,需要培训。注册后,用户可以自动设定工资管理时间表。ZenPayroll 会快速计算薪资、添加津贴和奖金,并自动计算、支付用户所在州和联邦政府的个人所得税,提交电子申报表。最后,ZenPayroll 还可以生成明细的支出和交易报告。
ZenPayroll 的解决方案采用 SaaS 模式,售价为 25 美元每月,或每个员工每月 4 美元。当一家公司的员工数量超过 10 名时,售价就会变成每个员工每月 1 美元。
公司正在计划扩张,除了目前的加州,公司正在陆续登陆德州、弗罗里达和华盛顿,在未来几周内,还将覆盖纽约和伊利诺伊州。公司扩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各州薪资的监管程序不尽相同,没有一套统一的政策,需要花时间来进行适应。
根据目前市场对于公司服务的需求,CEO Joshua Reeves 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公司的服务将覆盖全美约 40% 的人口的地区。除了在美国本土进行更大范围的扩张之外,公司甚至计划在 2014 年进军加拿大。
公司目前的服务对象为中小型企业,其中包括科技初创公司、花店、面包店、宾馆、牙医诊所等。在今年 4 月份,ZenPayroll推出了 一款面向会计师的云端薪资管理服务,目的是提供给每个人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一种有效的会计服务,不用购买企业范围的软件,就能进行工资税的计算和支付、直接的存款交易以及归档。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