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看时趣互动HRD姚晓梅如何开展公司社交招聘(一) 请您大致先介绍下贵公司2014年度的招聘计划,招聘的目标人群以及招聘渠道的开发和建设情况? 姚总:随着企业对社会化平台的关注和社会化营销的旺盛需求,时趣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客户的关注,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在为客户带来持续价值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和认可。客户数量和客户服务需求应接不暇,时趣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今年拟在北、上、广招聘几百人,招聘职位主要集中在社会化营销的管理、服务、策划、设计、销售、软件及大数据的研发人员。目标人群覆盖在社会营销领域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和中高端人才以及一些喜欢和准备投身这个行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 为了寻找优秀的候选人,我们除了使用传统招聘网站以外,还使用了包括论坛、社区、微博、微招聘、微信、领英、内部推荐等Social渠道,并与猎头、培训机构建立了合作。 当然,除以上渠道以外,时趣也有自已的独特的自建渠道:时趣的官网、官微、几万的自有人才库、覆盖多家高校的学生群和服务行业人才的“Social大本营“。     您怎么理解和看待“社交招聘、移动招聘”这些相关热门话题?其到底是什么,怎么看待?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或者说意义? 姚总:招聘从线下到线上,从报纸到互联网,再从互联网到社交招聘、移动招聘的发展,虽然我们招聘的目的没有发生变化,但,招聘的理念、载体、互动形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及传播形式的影响。但是,更深层次的因素是受人群的特质、人群的习惯所决定的。     招聘社交化、移动化是必然趋势,社交招聘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更加鲜活、快速、全面地展示企业和个人信息,同时也可以将企业更精准的呈现在目标应聘者面前,对于应聘者来讲获取到的信息就更加立体、便捷和真实。招聘已经从企业和候选人双方简单的活动变成了企业展示、与候选人互动、不断传播和扩散的营销活动,社会化招聘时代的到来,招聘即营销的理念被适时提出。招聘的重点将会从“招聘人才“向“吸引人才“转变。     除了社交化的招聘,您能不能开放性谈谈“社交化与雇主品牌建设”、“社交化与员工关系”这些相关话题? 姚总:上个问题有说到,社交化的招聘的深层变化是候选人特质和用户行为的变化,那这个变化带来的是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和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 社交化招聘的实质是企业与候选人之间的互动与关系建立。因为有关系存在,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信任背书,可信度大大增强。而且社交化的信息传递从漏斗转为波纹涟漪与涟漪之间会形成更大的波纹。在企业品牌、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企业成员的热情、发挥企业成员的共同力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化的企业中来。将自已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和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个人的角度分享给大家。让企业的雇主形象更立体和鲜活。 时趣在雇主品牌宣传、企业文化和员工关系方面的工作一直力求使用Social的思维进行开展。目前我们有很多个项目(比如:“认真”项目、悦动达人项目、庆祝活动、英语学习会等)正在实践中,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反馈还是非常好的。     我们也看到贵公司作为一家Social和极具前瞻的公司,在招聘创新上,基于中国本土社会化媒体上有了不同方面的尝试,能否详细介绍下贵公司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具体做法? 姚总:时趣在招聘创新上一直思考和不断尝试,在这里就几个效果较好的时趣招聘秘籍分享给大家:     一是时趣的人才内部推荐制。此机制在时趣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推广。全年有20%多的人才是通过内部推荐引进的。尤其是中高端职位,这与时趣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时趣认为“事为重,人为先”,要想做成一件事情,首要就是找到合适的人才。所以,从CEO到团队成员,每个人都愿意,而且投入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身边志同道合的优秀人才。     二是使用时趣自主研发的”品趣“产品。品趣本来是一款帮助中小企业在社会化领域,进行营销的软件工具,是标准的saas软件。他能通过地理定位寻找潜客,客户分类、精准关怀老客户和通过海量素材、PC&手机端的灵活管理轻松实现品牌(口碑)传播。如果我们把候选人当作“客户”的话,这就是一款表现非常出色的寻找候选人,长期与候选人维护关系并持续传播雇主品牌的工具。比如:做校园招聘时,我可以用“品趣”寻找目标大学的所在地的符合要求的学生,定向精准的送推校招信息,而无需奔跑在各大校园去贴海报,向深度意向的学生推荐最新进展和招聘信息。当然,此款软件的定向人才寻找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三是由时趣人力资源部自建和正在运营的“Social大本营”微信帐号。 “Social大本营”是为中国正在崛起的社交媒体经理人(Social Media Manager)提供求职信息、职业发展建议和行业交流讨论的大本营。我们将为Social从业者提供最真实的职位机会、丰富的行业发展动向和职业发展建议,当然,我们也会提供最前沿的Social案例分享和线下活动的参与机会。这里也将会是优秀行业人才的集结地,尽请关注!     本篇为上篇,敬请期待下篇,下篇中,姚总将对与才策提出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1 不知道贵公司是否已经有了“社交化招聘”诸如此类的岗位人员设置?该岗位目前如何与部门内的其他同事协同开展工作?其KPI或者说performance是怎么样来考核的? 2 贵公司在全球以及中国本土,是员工使用社交网络政策方面是否有限制?如有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如没有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有无先例如员工使用不当遭到解雇? 3 当内部推荐遭遇社会化媒体,您认为内部推荐借助社交网络的普及,能否实现内部推荐和规模化和批量化?有无有效的机制和具体措施来实现内部推荐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4 贵公司是在开始制定计划到迈出实质性(有具体行为发生)的社交化招聘这一步,前期做了哪些准备?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5 您认为员工(或者说HR部门内员工)的社交网络账号是属于谁的资产?如何界定?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6 在投入这一方面,贵公司是否已经有了“社交化招聘预算” 诸如此类的费用,会计划怎么去使用?或者说社交化招聘有无与市场部门协同?怎么样做好协同?   【文章来源:与才策】  
    人物
    2014年07月07日
  • 人物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谈“社会化媒体招聘” 访谈嘉宾: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女士   小编:您怎么理解和看待“社会化媒体招聘”这一热门话题?其到底是什么,怎么看待?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或者说意义?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社会化媒体招聘在我看来,从信息、渠道、资源、时间四个维度改变了传统的招聘业态。传统的招聘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没有将应聘者作为参与者,单向的信息展示无法形成对话,信息的封闭造成渠道和资源受限。社会化媒体招聘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参与者可以将整个系统丰富和完善,招聘已经不仅仅是招聘官和应聘者之间的简单活动,变成了一个展示、互动、传播、参与者众多的营销活动。互联网的招聘时代,招聘即营销的理念被唤起,被实践。     小编:贵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否已经有了“社会化媒体招聘”诸如此类的岗位人员设置?该岗位目前如何与部门内的其他同事协同开展工作?其KPI或者说performance是怎么样来考核的?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我们没有单独设立“社会化媒体招聘”的专职岗位,但是我们已经将社会化媒体招聘作为招聘体系中的重要布局,作为单独的项目在进行。招聘即营销这个理念,我们认真地思考过,更准确的说,我们认为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更应该用Marketing而不是Sales的方式做招聘,所以我们非常看重市场部在这方面的专业度和经验,我们会将市场部作为我们招聘的重要合作伙伴。传统的招聘会将招聘达成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在我们的体系内,这个指标依然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我们会非常看重与互动相关的指标,例如转发量、评论量、曝光量、百度指数等于Marketing相关的指标。     小编:贵公司是在开始制定计划到迈出实质性(有具体行为发生)的社会化媒体招聘这一步,前期做了哪些准备?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最近两年,社交平台逐渐发展和火爆起来,我们看到Linkedin模式对雇主品牌的影响和对招聘的帮助,看到国内很多以招聘为核心的社交网站例如优士网、举贤网、天际网对传统招聘网站的冲击,也看到新浪微博打破了人才资源的壁垒。既然招聘要用Marketing的方式来做,那么这些改变对我们来说都是机遇。我们深入的考虑了几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喜欢谁?谁会喜欢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我们?我们的独特价值。这些帮我们理清楚了我们的雇主品牌的定位,我们想要传递的EVP信息。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我们开始在新浪微博上做了个“有点闲、有点甜、有点钱,来易到做精彩的自己”的招聘活动。这个活动帮我们确立了鲜明的雇主形象,开放、平等、自由、活跃、精彩、让你做不一样的自己。我们会发现,对我们感兴趣的人非常的多,转发和评论以及曝光量都出乎我们的预期,百度指数在推广期间有了300%的增长。下面这是当时我们做的这个项目的细节,通过这个项目,关注者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和这个公司的特殊价值,同时吸引他们对我们感兴趣。这个活动帮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具有强烈求职意向的应聘者,这就是Marketing招聘的力量。     小编:贵公司在社交网络时代,坏的求职体验可能会迅速扩张或被曲解等等直至最终影响一些雇主品牌这个问题上有什么看法?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越来越不受控和快速。坏的求职体验就和坏的产品体验、服务体验一样,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会迅速传播出去。雇主品牌,是由无数个与员工、求职者交互的体验构成的,体验越好,雇主品牌就越正面。Marketing的招聘,是一定会特别关注求职者体验的,就像没有一个Marketing部门不在意产品体验对于品牌的影响一样。     小编:您认为员工(或者说HR部门内员工)的社交网络账号是属于谁的资产?如何界定?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我个人认为员工的社交网络帐号是属于个人的。职业身份只是个人的属性之一,并不因为职业身份就该限制员工的言论和观点自由。当然,员工违反职业道德的言论必须要依靠法律程序禁止的。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首先按照法律程序取证,通过法务顾问进行发出正式警告,可以要求员工撤销不实言论以及进行澄清,必要时可以提起诉讼。     小编:在投入这一方面,贵公司是否已经有了“社会化媒体招聘预算” 诸如此类的费用,会计划怎么去使用?或者说社会化媒体招聘有无与市场部门协同?怎么样做好协同?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我们把社会化媒体招聘作为招聘系统的主要布局,是有明确的预算的。我们会更多的把这部分费用利用在Marketing-Recruitment项目中,以商业品牌为中心建设雇主品牌。我们与市场部会紧密合作,因为品牌形象是立体的,作为Marketing体系中的成员,我们会共同维护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小编:您觉得“社会化媒体招聘”的ROI(投入产出比)能用数据衡量吗?如果认为不能您觉得原因是什么?如果觉得可以,你们能否分享下怎么样去衡量?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我们认为ROI是一个用来衡量工作价值的非常重要的指标,社会化媒体招聘的工作效率也同样可以用这个来衡量。例如刚刚讲到的新浪微博的招聘项目,我们会为它单独设计活动链接,从新浪微博过来的流量会带来多少简历、最终会产生多少符合要求的应聘者,我们会按照单人次招聘成本对照传统途径来进行比较,同时反思在哪里可以继续改进,从而提高ROI。     小编:贵公司在实施“社会化媒体招聘”的之后,取得了哪些主要进展或变化?这种进展或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更为明确招聘即Marketing而不是Sales的理念。在尝试社会化媒体招聘后,我们更多的认识到,招聘可以做成Marketing,按照Marketing的方式去做招聘,才是最应该去突破的。这会让我们开始更多的考虑如何更好的树立雇主品牌,如何建立EVP,如何以EVP为核心来建立整个人力资源体系。在这种意识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再把招聘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传统工作,而是把它视为品牌工作。     小编:在实施了社会化媒体招聘战略后截止目前遇到的3个最棘手的问题(事件)是什么?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1、  对招聘官的要求更全面,传统的招聘经验和思路,已经越来越遇到挑战。2、  社会化媒体招聘的渠道越来越多,如何选择更合适的平台,以及日常维护需要更精细化。3、  在传统途径下,我们收到不合适的简历只需要忽略,在社会化媒体招聘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认真对待每一封简历,这会使得我们在简历的前期筛选和回复上花费大量精力。当然,这对我们建立认真负责的雇主品牌形象也会有帮助。     小编:贵公司在社会化媒体招聘方面会有那些新的计划?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1、  建立更完整的Marketing-Recruitment体系,开展更多项目。2、  更深入的研究各种社会化媒体在招聘中的应用模式,能够形成更成熟的方法论。3、  更精细化的管理过程数据,提高效率。   【文章来源:与才策】  
    人物
    2014年07月02日
  • 人物
    和智课网创始人聊在线教育:online与offline的结合点 (智课网的名师团队)     上个月底,原属于新东方的20多位知名培训教师在微博上宣布集体出走,落户的新东家则是今年2月份刚上线的智课网。同“巨头”级别的新东方相比,智课网所属的创新伙伴是家去年刚成立的创业公司,主要是用线上的方式切入英语培训行业的出国留学业务,而这也可以说是侧重点在线下的新东方最赚钱的一块业务。     同去年相比,在线教育的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传统的线下机构正在寻找“破局”之道,来自互联网的大咖们也在或明或暗地占自己想要的坑,对创业公司来说,在线教育已经变成了很难出头的红海。     和创业公司常见的“单点切入”的打法不同,智课网所在的创新伙伴更愿意将自己的产品描述为“生态系统”,在他们的 CEO 韦晓亮看来,这也正是自己参与在线教育优势:线下培训机构日益粗糙的教学服务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空间给自己留下了创新的机会,而通过相应的布局,比如产品上现在已有的极智批改网和智课网、终端上PC和移动的结合、未来在 O2O 的机会、甚至是教育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可能性……关于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式,韦晓亮的设想有很多。     在创业之前,韦晓亮在新东方待过9年,最后甚至到高管级别。这也成为了这次采访的契机:在一个线下培训机构从业多年的人眼里,在线教育会是什么样?而新形式的教育又如何处理和老师、学生的关系?以及在未来,线上线下的教育会如何融合?     产品:教育的个性化与标准化 韦晓亮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学+习+反馈”的学习过程,落地到产品上,就形成了创新伙伴旗下智课网和极智批改网的搭配:智课网上的在线课程用来学;极智批改网(以下简称批改网)让学生提交练习结果;反馈则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批改网上分布在各国的外教用作文和口语批改的形式给学生练习反馈,一个则指的是智课网上的智能学习计划,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练习效果的跟踪,来相应地给出课程计划的调整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批改网满足的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传统的培训机构里,如果不是高价的一对一服务,学生很难享受到完整的口语和作文批改服务,因为需要占用相当多的教师资源;但对需要准备考试的学生来说,这又的确是块刚需。 批改网的做法是将批改的需求众包给平台签约的老师,再开发出一套标准化的修改流程和线上工具来提高老师的效率,这样一来,批改对老师来说就成为一件碎片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对学生端则采取每个单词0.3元的标准收费。上线十个月来,据韦晓亮对创业邦记者透露,批改网目前每天的批改量在400单左右,而整体平均下来每位学生的消费额则在300元—400元之间。     和批改网不同的是,智课网采取的是用标准化的方式来输出内容。在线教育领域里经常听到直播和录播的优劣之争,韦晓亮团队选择的则是录播课程+直播服务的呈现方式,这就意味着,在智课网的课堂上,没有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这些让场景更真实的东西,韦晓亮想通过尝试牺牲这种真实感来保证课程内容的质量:课程进度更加可控、教师的精力不会被轻易分散、并且更方便师生双方自主安排录制和上课时间。     为了避免成为线下课堂的“照搬线上版”,韦晓亮特意强调了智课网上的“切片化”概念:所谓的切片有点像老师的教案,整个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切分成提纲,而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就可以按照提纲目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点。这样的好处是同一门课程就可以照顾到不同程度、不同学习节奏的学生。     而录播省掉的部分,韦晓亮则用直播的在线答疑和逐题讲解来解决,在备考的后期,智课网会逐渐安排给学生相应的习题讲解和在线答疑课程,来解决线上的互动缺失的问题。     相较于线下教育,在线教育还有个问题是缺乏了真实环境的监督之后,个人很容易懈怠。韦晓亮对此的回答是:“那听课的时候你要走神,我也没办法”,在韦晓亮看来,线下难以解决的问题放到线上依旧难以解决,而他认为自己能做的,就是让产品多些黏性、多些便利,来提高课程的完成率。     关系:解放教师的体力 目前在智课网上一共有39名授课老师,智课网和这些教师都签订了排他协议,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老师在线上的课程,只能出现在智课网上。     韦晓亮认为,智课网对这些老师能够构成吸引力的主要有两点:认同感和利益。 认同感这事或许和创业的动机有关。在韦晓亮在新东方当老师时,他一度认为这是一份比较low 的工作:重复性的授课让自己变成了体力劳动者;行业中充斥着速成的“名师”也很难形成促进教学研发的氛围。智课网采取录播课程的形式还有个目的是想把教师从重复性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对一个在线上开课的老师来说,前期的课程设计+一个周期的拍摄完成之后,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就基本完成了,再加上留学考试政策的相对稳定,在线的方式可以说能够很好地解放他们的生产力。     利益则和智课网的分成方式有关。同线下的培训机构相比,智课网和签约教师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从表面来看,双方只是按照课程的成交额进行分成,但实际上,一个老师录制的内容可以搭配到不同的课程和套餐里,而这名老师享受的是所有成交额的分成。     线下的培训机构经常要面对名师出走的问题,同其他“凭经验说话”的行业相似,教育行业里的名师对学生有着很强的说服力。而对这些老师来说,形成一定名气之后,出走单干无论是从自由度、还是收入来看,都是更好的选择;但对培训机构来说,名师出走通常意味着不小的损失。     但目前来看,智课网和这些老师还尚未形成利益层面的竞争关系:双方签订的只是线上的排他协议,而名师创业通常在线下,以小班教学的方式进行,线上的机构对他们来说,一方面能够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名气,导流到自己的线下课程。     这也和智课网对自己的定位有关:韦晓亮心中的对手是线下培训机构里20人以上的大班业务,通过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课程和服务,来吸引线下的老师和学生;而真正个性化、一对一的课程,则依靠线下的培训机构去完成。这也是韦晓亮所理解的在线教育的本质,把能够线上的东西挪到线上,而本该线下的东西继续依靠线下,“教育的未来一定是 O2O,不过是 online with offline”,在韦晓亮看来,通过线上线下无缝地融合,让从业者和消费者都具有更多的选项,才是在线教育现在的意义。     未来:多元化的想象空间 在采访的时候,韦晓亮告诉我他已经玩了一个月零十天的2048,每天一小时,他觉得自己从里面找到了教育产品在移动端的灵感。     其实在去年,批改网上线不久之后就推出了自己的移动端。同许多从 PC 到移动端的产品一样,移动端的批改网也只是自己 PC 端的屏幕缩小版。据韦晓亮透露,那款移动端产品甚至一共只有几千名的用户量。     而2048让韦晓亮对自己的移动端产品重新充满信心,在这款风靡地铁公交里的小游戏中,韦晓亮收获的关键词有碎片化、游戏机制和成就感。     碎片化指的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韦晓亮体会到在手机端,很少有人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关注,而智课网已经被切片化的课程内容其实很适合做碎片化:一两分钟的闲散时间学习一个知识点,再通过游戏化的设置和积分等功能设计让学习变得好玩。对许多学生来说,应试教育都是一种反人性的存在,但通过这些设计,韦晓亮想尝试用顺应人性的形式去做教育:在看似轻松好玩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而载体则从游戏变成了学习内容。     而如何让用户获得更多的成就感?积分和过关的奖励之外,韦晓亮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移动产品到最后玩的其实是连接。所以他还在考虑在移动端和 PC 端加入社交因素,比如共同做题、寻找备考同伴,或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社交,韦晓亮想做的其实是学习关系的向线上迁移。     如果说现在还没有社交功能和正式的移动端让创新伙伴的步奏显得略慢的话,韦晓亮还告诉我了一件听起来很赶得上潮流的事情:在创新伙伴200人左右的团队里,有一组成员专门负责研究可穿戴设备。据他透露,目前硬件已经基本成行,打算在今年年底上线,但他拒绝描述产品的具体形态,只是称之能够“全方位突破教育的维度”,聊到这的时候,韦晓亮带有谨慎的自信又出现了:“万一做不出来,我就成吹牛了;万一别人看到先做出来,我不就傻逼了。所以我只会让你最终看到”。   【文章来源:it桔子】  
    人物
    2014年06月19日
  • 人物
    专访友友系统姚宏宇:以云计算为核心为企业服务 北京友友天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CEO 姚宏宇   谈到大数据,姚总表示友友系统专注于数据层面,友友系统一开始就围绕着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网络这个理念,核心的目的是怎么把网络优化。用比较技术的语言来说这个产品是无中心的架构,无论是解决网络环境的瓶颈问题,还是云中硬件软件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的自恢复和自控制能力,友友系统在这些方面都有极大的优势。   目前友友在为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做智能交通服务,即预测拥堵。不是说等拥堵了之后才告诉你不要去哪里,而是先告诉你这个地方快要拥堵了,你不要去那里。这个领域作为大数据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第一,数据量增长非常快。第二,确实数据是可以转化成价值的。以下为采访实录:   跟我们分享一下从一开始到现在云计算有哪些变化? 姚宏宇:以前有过一个研究,从一个概念的炒作到真正落地有一个曲线图,云计算是基本上沿着那个曲线走了一圈,很快炒作起来,慢慢掉下来,掉到谷底,到真正的发展,这才是健康的发展。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应该在慢慢的往健康的发展方向走。云计算之后有了大数据,我觉得还是会沿着这个方向走。   姚总出了一本关于云计算的书。 姚宏宇:那本书主要是针对云计算技术的本身,用尽量简单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述出来。我在中国做云计算时间比较久,但市场上所谓的专家也很多,很多人听完觉得云里雾里,也搞不清楚,那本书就是我们一家的观点,云没有那么神秘,它就是实实在在的,一般的人如果讲的好基本都可以理解。所以那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给大众的科普型读物。那本书叫《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系统工程》,当时受钱学森老先生影响比较大,用了“系统工程”这个词。   友友系统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我了解到友友系统一直定位在私有云的领域,想问一下姚总为什么只定位在这么一个领域?未来会不会朝公有云或混合云的方向发展? 姚宏宇:因为我们公司是一家技术型的公司,从我本人到公司主要的核心员工都是偏技术。我以前总是打一个比方,我们最擅长的是给人家盖楼,也就是私有云,你要盖这样的楼,我为你设计好盖出来;公有云就是出租,有了这个楼我怎么把它租出去,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模式。另外也是一个考虑,公有云需要对这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很高。公有云说了很多年,我参加了六届云计算大会,今年突然发现一半的厂商都是互联网的公司、公有云的公司在做了,我觉得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对于我们来说要选择最好的方式。私有云会一直存在和壮大,未来5年、10年、20年会以公有云为主,但私有云会一直存在,这也是我们能够为很多企业提供最大价值的地方。这么多年走下来,市场上处于同一个行业的公司有很多,我跟云计算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聊天,他说今年的厂商变化很大,一路走来很多人调整了方向,调整来调整去,最终还是要坚信你自己选择的适合你的道路。   能否谈谈你们CloudWare产品的定位? 姚宏宇:CloudWare是我们一系列产品线的总称,虽然它是叫云计算,我们公司也是专注在数据层面的,因为数据会变成未来IT企业最重要的价值支撑,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围绕着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来做研发,其他都是围绕着不同的数据类型再深入。像结构化的数据,我们有分布式数据库,传统的企业我们有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还有非结构化数据,能够提供像亚马逊那样的服务。我们产品的特点呢,是跟外面的公司相比,是一开始设计就设想了有这样的东西,所以它们互相配合非常好。其他很多公司说我要先做这块东西,再做别的,不能说谁好谁坏,只是这是不同的思路。第二,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网络这个理念,核心的目的是怎么把网络优化。用比较技术的语言来说这个产品是无中心的架构,无论是解决网络环境的瓶颈问题,还是云中硬件软件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的自恢复和自控制能力,在这些方面都有极大的优势。   我对您说的数据层面比较感兴趣,这个产品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如何? 姚宏宇:我们以前叫大数据,我不太喜欢大数据这个词,我觉得数据从小到大都是有的。整个云计算技术本身最核心的就是应对数据的挑战,我以前有一个演讲,整个东西是怎么来的?最早的时候做IT系统,每个人、每个机器都是独立的,互相是没有联通的。这样一个人、一个机器产生再多的数据,线性叠加也多不到哪儿去,真正的爆发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数据,把人和人、机器和机器全部连在一起。比如我一个人说话一千句就是一千句,咱们两个聊就会很多,再加一个人进来,说话速度又无限快,数据的增长量是一个组合的增长量。所以才产生了这么大量的数据,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么大的数据量,我们该怎么处理。其实我们的核心就是怎么围绕云计算的技术解决企业里面遇到的问题,当然虚拟化、云平台是在有了这个问题以后发生的。因为一台机器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你得调动100台、10000台机器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前有句话叫一人吃饱全家不愁,但你要管一个企业,管那么多员工目的就不一样了。这是云计算的另外一个角度。回过头来说数据,我们公司是一直围绕着数据服务的,因为这是能够产生最大价值的地方。   数据分为几个阶段,最早是存储,然后再进行分析处理。从你们的经验来看,现在的企业数据管理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姚宏宇:从中国的市场来说,我们跟国外比较先进的像美国相比,现状是落后比较多,但主要并不是技术方面。一个是意识上的认识,更关键的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在炒作大数据,数据在哪儿,怎么找出来,怎么融合在一起等等,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到存储这一步;得先有数据,然后采集过来,然后才到存储。现在中国绝大部分企业的阶段还处在我怎么把数据全部汇集在一起,就像我们要做调查研究你要先把资料收集上来,很多地方我们还没有跨越。当然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做的是比较超前的,互联网公司一生下来数据就是他的生存根本,所以大家一开始就比较关心。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非常大的部委级的数据管理平台项目,仅仅是协商,我能不能拿到你的数据,哪些能拿,哪些不能拿,都得先协商好。这跟互联网公司是不一样的,这条路必须要走,但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可不可以理解为大数据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姚宏宇:我觉得是,能够从大数据中发掘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价值,不是说现在没有,但从一个大面来说现在还处在比较早期,有些公司走的比较靠前。假如他第一步走的比较好,后面相对就会走的比较好。   企业做的好也希望能够对社会做一些贡献,我知道您在大数据智能交通行业会有一个演讲,有没有案例可以分享。 姚宏宇:去年我们突然发现交通行业对数据本身是有刚需的,我们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客户对此真正感兴趣,他觉得是有必要的,双方合作才是双赢的结局。交通行业因为堵车很严重,还有从国家道路安全等等方面的考虑,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卡口。原来是在主要的道路上设监控摄像头,所有的车过去它会把你的车识别出来,以前是在主要城市主要道路,现在这种趋势开始向全国蔓延。我们现在给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做了智能交通服务,很有意思,即预测拥堵。不是说等我拥堵了我才告诉你不要去哪里,而是我先告诉你这个地方快要拥堵了,你不要去那里。这个领域作为大数据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第一,数据量增长非常快。第二,确实数据是可以转化成价值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们都觉得做这个事情比较有意思。   其实交通跟我们每个人是息息相关的,您刚刚说到预测交通堵塞的时间点,在北京尤其严重,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技术是怎么实现这种预测的? 姚宏宇:细节我今天在智能交通的论坛上会提一提,根本的方法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说原来预测拥堵很多时候都是在道路底下埋感应项圈,车过去的时候他就能感应到,统计出过了多少辆车,然后再做判断。以前很多道路都是5年、10年前建的,埋的本来就比较少,就跟采样一样,数据采样非常少所谓的预测是非常不靠谱的。像我每天都走东三环,东三环是属于最堵的一段路,我上班的时候是从北向南,一般稍微好一点,但是在三元桥会比较堵,在国贸和光华路会比较堵。假如我埋了两条感应项圈,在国贸和光华路各埋了一条,你会发现反应特别特别慢,说三环特别堵,但你发现其实过了国贸就非常的顺畅。   当然也有其他的方式,用物联网的手段来说感知的元器件现在变得非常的广泛了,而且已经有了新的方式,随时随地可以监测,非常快。这样厂商就有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这才能让我们的预测更准确,更有提前量。跟以前的方式就会有一些本质性的区别,最主要的是感知手段发生了变化。一定有什么东西触发了数据的爆发点。   我们有的时候遇到节假日,就会有一条短信告诉你要晚了,需要注意哪个路段。这种是怎么预测的? 姚宏宇:技术上是不太复杂的,感应的技术在采集车流量状况的时候是全天24小时一刻不停的,包括昨天和今天。假如今天节假日,你明显发现在今天同一时间段,车流量或者交通拥堵的程度比昨天的时间开始提前了,而且在一段的时间内在不停的增长,那就基本可以做一个判断。从技术上来说并不难,不仅是智能交通领域,在其他领域也一样,比较难的是怎么采集到大量的靠谱数据并且是实时的,因为很多时候过了这个时间段分析就没有价值了。时效性就需要很强大的计算能力,我可以做出实时的分析,有了这两点大数据才能真正的落地。其实分析很多的手段和思路跟你原来做的方式是一样的,比如说交通预测,也不是说现在才有,10年前就有人做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数据没有那么多,你分析出来的结果不靠谱。   您刚才说到数据分析,怎么样才能收集到这些靠谱的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 姚宏宇:有很多的智能方法,从算法层面上可以实现。第一最关键的你得有足够多的量,就跟我们采样一样,要做人口普查,我们只采样一个地方肯定是不靠谱的。   类似这种预测,像电商的商品推荐也是用到了大数据的手段去分析的。我有的时候发现前两天买的东西,过了一、两个月开始向我推送刚买过的东西,为什么不在我想买的时候向我推荐。 姚宏宇:我们跟很多技术人员探讨过,尤其在网络上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我们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假如你去逛一个什么地方,他对你这个人理解,在你逛的这段时间一个小时之内给你推荐一个跟你相关的东西,让你出手就购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过了半天效果至少打了半折,过了一天基本没有效果了,因为很多女孩子买东西是很冲动的。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采集数据是双向性的,就以电子商务为例,比如京东,他可以根据你现在的浏览历史猜测你在看什么东西,我在跟踪你的需求和你的兴趣,后面再给你推荐,但这也涉及到隐私的问题。我跟一些互联网公司、电商公司的朋友,一些资深的架构师讨论,我问他们公司内部对隐私这个问题怎么看,他们的回答是无可奉告。   友友系统未来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有什么样的具体规划? 姚宏宇:虽然我参加了六届,但我们这家公司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化运作是从2010年开始。现在走的道路已经基本上定型了,但从产品、从技术、从市场很多角度来看都在往前推进,我们会坚持的在自己这条路上往前推进。创立友友系统的时候是有一些远大的理想的,希望能够尽量的向理想靠近。   【文章来源:CSDN】  
    人物
    2014年06月06日
  • 人物
    对话Reid Hoffman与沈博阳:LinkedIn是一个传递信任的职业社交“工具”,在中国没有模仿者 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的创始人及董事长,Reid Hoffman在领英网入华之际应邀出席了一系列国内活动。在5月24日,Hoffman和LinkedIn中国区总裁沈博阳接受了国内媒体的采访。Reid Hoffman说,LinkedIn和他投资的另一家公司Airbnb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模式,所以它们选择进入中国的时机有所不同。而沈博阳认为,比起其他的社交网络,LinkedIn更像是一个工具,希望能让中国用户学会“把职业发展记录在LinkedIn上”。而比起中国本土的“负责者”,他们认为LinkedIn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并更具备耐心。 以下是摘选的问答实录:   Q:LinkedIn已经是一家非常成熟的公司了,而现在,越来越多非常早期、没上市的公司也选择进入中国,你怎么看这两种不同的方式? Reid Hoffman:这跟市场的时机有关,更重要是要看创业公司的模式。LinkedIn做的是一个职业社交网站,社交网站有网络效应。我们希望在海外有一个更大的用户基础之后再进中国,接着靠中国和国际之间的交流需求,把中国市场做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2004年来中国时没有选择让LinkedIn进中国,而在2014年,也就是10年之后才进中国。其他很多公司,比如Airbnb进中国就比较早,这和它的模式有关系,Airbnb强调的是为全世界旅游者找到性价比高、可居住的地方。这种模式让它在中国已经有了大量的需求,所以必须迅速的在中国站住脚。   Q:你在LinkedIn进入中国之前最大的担心是什么,这些担心是怎么解决的?投资人给LinkedIn提出了哪些建议,哪些被你采纳了? Reid Hoffman:首先,LinkedIn在中国更多的是像一个创业公司那样在运作,虽然LinkedIn在全球范围内可利用的资源很多,比如我们在进入中国的时候已经有了400多万的中国用户。但由于中国市场太不一样,所以针对中国的产品和市场还要做很多的调整。我所顾虑的是,我们还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LinkedIn之前,也没有什么如此大型的网络平台在进入中国时取得过成功,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也是我个人为什么愿意不停地来中国学习、看看中国到底有没有市场、中国和美国以及其他地方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其他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不好的原因。   另外如果想在中国做好,需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包括搭建一个好的团队,以及有一个非常好的汇报线,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进入中国既然要选择就要选择最顶尖的投资机构,我们选择他们很大原因是要听取他们的建议,比如,怎么样去理解中国的招聘、人力市场跟国际和美国有什么不一样?中国的创业公司是怎么运作的?另外怎么样和中国的这些互联网巨头打交道、合作、竞争等。   Q:目前LinkedIn中国是否有产品团队?Michael Korcuska能不能谈谈对中国产品的理解?(Michael是LinkedIn若干产品团队的管理者) 沈博阳:我们在中国已经有了本土的产品团队,之前的话有些人接触过,最早在中国有一个办事处,代表人是李晖(Henry Li)。他现在的角色就是在中国领导产品团队,开发出更多的中国的本土化产品。   Michael Korcuska:第一,中美两个国家有不一样的模式和生态环境,在美国,我们和Google等各种各样的公司合作,在中国我们也会寻找本地合作伙伴,包括现在和微信的合作、微博的合作等。我们不是考虑怎么样复制美国的产品线,而是建立本地的生态环境。第二,很重要的是,我们这些从硅谷来的公司更在意的是用数据来说话。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2月份推出了一个简体中文测试版的领英网,我们希望根据用户的使用行为和数据,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开发出更好的功能。   另外LinkedIn在中国会有一个更大的产品团队,我们会有更多的产品的想法,但今天我肯定不会做任何一个产品的宣布。     Q:在中国来看,职业社交没有美国那么成熟,LinkedIn前期怎么来吸引更多用户?LinkedIn跟本土的职业社交网站会有哪些区别? 沈博阳:我们会看到每一个美国的模式在中国都会有非常成功的一些模仿者,但是要除掉LinkedIn的模式之外,这里可能是有原因的。我个人从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去看一看,里面会有几个原因:首先,职业社交的概念在中国稍微新了一点,美国人更愿意把很多信息放到网上,中国人有顾虑,在文化上有差异;而更重要的一点是,“领英”毕竟是一个社交网站,有网络效应,在进入中国之前,没有简体中文版之前,我们在中国已经有了400多万的用户,这些用户都是最高质量的,本土的“复制品”很难去吸引这些高端用户;还有一个原因是,其实LinkedIn的模式在美国发展也不算快,但在中国,大家都恨不得3、4年不上市就觉得失败了。一个投资人如果看到一个网站发展了一年才100万用户太少了,没有耐心,然后就导致挖空心思做一些新的功能,但是LinkedIn拥有耐心,我们要专注职场,现在,这些耐心被证明是成功的,让LinkedIn有一个非常单纯的职场环境。   至于获取用户的方法,我们这个模式肯定不是在线买流量,其次我们也没有完全准备好去做一个大的在线的或者线下的广告,更多的是做一些接地气,偏用户运营的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承载。     Q:之前很多本土的商业网站都在说商业合作会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是熟人社会,纯粹的商业社交在中国会不会有障碍?你们预期在中国的增长会是缓慢还是爆发式的增长? 沈博阳:如果非要让我找一个原因,为什么我们有可能在中国发展的没有预期那么好,那一定就是文化。因为文化是必须要去试、去努力逐步影响的,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是什么样子?中国的话我们还是一个所谓的熟人的交往,中国人强调关系,而LinkedIn又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在线的平台,其实完全有可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把线下的关系搬在线上。   LinkedIn提供的不光是一个关系,它首先给用户的是职业身份和职场身份,LinkedIn是个人在线的职业发展的平台,我们做的第一步是建简历,放在LinkedIn上。我们在中国传递的是,把你的职业发展记录在LinkedIn,这个就足够了,慢慢发现有好的工作会找到你,你还可以认识到其他人,这样会慢慢发现在LinkedIn上有非常好的人脉关系。   有人讲“LinkedIn是一家非常无趣,但是又非常有用的网站”。某种意义上讲我还是认同的,虽然我们搞社交网站,但是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一个工具,一个有用的工具,我希望你能把你在线的简历完善得更好,把你职业发展的经历搬到网上,让用户觉得有价值,这个网站本身不是仅靠广告赚钱,这部分只占我们业务的20%多点。   Reid Hoffman:我第一次听到“关系”这个词是2004年来中国时听到的,这也是我在过去花了很多时间去想的问题,在文化上怎样把LinkedIn在国际上的模式搬到中国,以让其在文化上更好适应中国市场。这里面提到我们讲的关系其实更多的是还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感觉。举个例子,如果我和沈博阳是好朋友,我把Michael介绍给他的话,他对我的信任有一部分会传递为对Michael的信任,这个信任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对企业和个人的招聘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信任的传递非常重要。而且这个信任的传递在网络上对你的个人的品牌也好,个人的形象也好都是有益的。其实我们在中国也在研究,有什么样的东西能把在线的这个舞台、在线的信任建立的更好。   Q:LinkedIn在中国没有一个很好的模仿者,但我们知道还是有一些小的网站,比如大街网,虽然是招聘网,但是也在做商务社交,你怎么看? 沈博阳: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愿意给自己加一个标签,我是中国的谁谁谁,或者是我希望以后变成谁谁,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真正发展下去是不容易的。LinkedIn的页面很容易复制,但是对企业客户的产品和功能是很难复制的。这跟传统招聘网站相比,是90%和10%的关系——在职场里面只有10%的人是在积极的找工作,剩下90%的人是被动求职者,所以招聘网站无论怎么样去标榜自己,都是在服务10%的用户,而LinkedIn是在服务90%的用户。   谁会天天找工作,就像一个约会网站,找到对象后,我可能三年都不需要了,是一个低频次的。但是我们不是,LinkedIn用户是找到工作以后愿意更新我的LinkedIn简历,愿意去分享一些工作的经历。   Q:什么样的公司在LinkedIn上更多?有多少中国企业级用户? 沈博阳:中国有几万家企业在LinkedIn开设他的公司主页,在LinkedIn开设主页很大的目的是建立自己的雇主品牌。当你有一个好的雇主品牌的时候,更多的人才愿意加入,这个对于吸引人才会变得非常重要。   具体什么样的公司在LinkedIn上更多?我们现在更看要的是两种公司,一种公司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还有一种公司是有海外扩张需求的中国公司,比如类似华为这样的公司。它如果在土耳其开分公司,它不可能把HR放在那里去招聘,当然需要LinkedIn。下一步我们也会渗透到更多的公司,包括之前和泰康人寿交流的时候也是一个道理,他们也有非常强的需求,对海外的有教育背景的中国人来工作,LinkedIn虽然在中国只有500万用户,但是海外这么多的用户可以供想到海外扩张的中国公司去选择,这些公司也愿意买我们的服务。     Q:领英网近五年有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沈博阳:近期目标就是要建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团队,第二就是要把网速提高,把基础的用户体验做好,再往下就是包括一些本土化的生态系统的对接,包括本土化的一些功能。长远来看,我们更多的希望五年之后不是说达到上亿用户的目标,我关注的是能不能改变大家的习惯,比如说,我希望五年之后白领找工作之前不发简历了,而是上LinkedIn,比如大家采访之前愿意在LinkedIn查一查对方是谁,在哪个学校毕业的?这些是非常好的行为,大家愿意在LinkedIn分享一些好的东西,做交流,这些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   Q:目前从投资角度关注哪些领域?最近投资的有意思的公司有有哪些?你如何看待LinkedIn和微信之间的合作? Reid Hoffman:我能想到有意思的是4年之前投的Airbnb,另外还有最近投的费教育内容分享平台Edmodo。这个公司是一个面向教育领域的,在高中里面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社交网络。至于投资的方向,我个人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大的方向和领域,更多的是看一个大的方向。对于用户来说,它怎么样能够改变千百万人的生活。当然比较关注的是有网络效应的社交网站等公司,另外交易类的平台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方向。对于微信,我个人是非常尊重的。它非常具有创新性,又诞生在这么大的企业中,他们做了好多社交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愿意和微信进行一些合作。   【文章来源:pingwest】  
    人物
    2014年05月26日
  • 人物
    专访多邻国CEO路易斯:如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摘要]多邻国在自己的课程中引入了游戏里“掉血”、“生命”等概念。让用户像玩游戏一样学习外语。 多邻国(Duolingo)CEO 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   在线教育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互联网创业方向,但是语言学习类在线教育公司多邻国已经小有成绩:目前在美国,通过多邻国学习语言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所有在线下学习语言人数的总和。   今年4月底,多邻国(Duolingo)发布了针对中文用户学习英语的课程。在仅仅发布了iOS版本的情况下,首周就被苹果应用商店的推荐,并且获得了100万用户。   “虽然后来因为网络原因,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用户无法注册导致大量用户流失,但现在我们在中国仍然有100万活跃用户。”多邻国CEO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告诉腾讯科技。在采访中,路易斯分享了自己对众包、在线教育以及中国市场的理解。   同时,腾讯科技还邀请到国内顶尖游戏开发商乐元素CEO王海宁和路易斯进行了一场高端对话。对话视频将于近期发布。   用众包思维做翻译 多邻国是路易斯创建的第三家公司,他创建的前两家公司均已被谷歌收购。路易斯是互联网众包领域的专家,他发明了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验证码体系:将扫描电子书中提取的词汇作为验证码要求用户输入,以此来检查文字识别是否准确。而用户输入验证码来证明自己是自然人的同时,也帮助完成了图书的电子化。   在创立多邻国之初,路易斯希望利用众包完成互联网的翻译工作。在多邻国的网站上,各种语言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翻译其他网站的内容进行练习,在比对多个翻译后,大量用户其实也帮助完成了网站的翻译工作——这就是多邻国目前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即向需要翻译的网站进行收费。 “目前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CNN,Buzzfeed和维基百科等。其中CNN的西班牙语网站全部是由多邻国的用户翻译的。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翻译人员,但是由于大量用户参与合作,因此翻译的质量非常好。”路易斯说。   让学习像玩游戏一样简单 作为一款语言学习类应用,多邻国最大的特色已经不在众包领域,而是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让学习变得像玩游戏一样有趣。   多邻国在自己的课程中引入了游戏里“掉血”、“生命”等概念。当用户在学习或者练习的时候,答错一题就会“掉血”,答错三题就会“掉命”。只能从头开始。   这看来并不是太大的创新,但由于多邻国将每个课程都设置的非常简单,而且只用5分钟就能学习,很多用户使用多邻国学习语言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玩游戏是打发时间,但是玩多邻国的话,你不仅打发了时间,而且还学到了东西。”路易斯说。   另外,多邻国还充分利用了数据分析的技术来不断改进课程。多邻国可以完全掌握用户的答题状况,因此也可以为单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也是多邻国相比线下语言教学的优势,线下如果请私人老师会非常昂贵,而在学习班学习的话老师很难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目前多邻国仍然仅提供语言学习,但路易斯认为这种方法能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学习。现在他们正在考虑引入编程语言的学习,可能会在一年之内上线。同时,多邻国也会增加更多自然语言的学习课程,并且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方法,比如发音和对话练习等。   多邻国既有网站也有手机应用,因此只要在能连上网络的情况下,任何地方的用户都可以学习。这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人来说尤为重要,这让他们他们和城市里的人拥有了同等的学习机会。   “在我们的论坛很多用户都会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很多人因为掌握了另一门语言二找到了工作,当然,他并不一定能用另一种语言谋生,但这对他找工作也很有帮助。另外一些人由于是移民,通过多邻国他们学习了自己祖籍地的语言,可以和祖父母正常交流了。当然,还有一些人通过多邻国学习了语言,从而在旅行中找到了男女朋友。”路易斯说。   中国:令人兴奋的市场 多邻国目前最大的市场仍然是美国,但是发布针对中文用户的英语学习课程才一个月,中国用户数量就超过其原来第二大市场巴西。这让路易斯颇感意外。“我们知道中国市场很大,很多中国人希望学习一门外语,但这么快的增长速度让我们有些意外。”   但是在中国发布后不久,多邻国的网络就出现了问题,有近一半的国内用户出现了无法注册或者无法使用的情况。很多用户因此在苹果应用商店给多邻国打了一星并发表评论以示不满。   这可以算是多邻国在中国遭遇的第一个打击。前期用户对一款应用来说非常重要,这些用户往往会成为一款应用的核心用户。但是这个小意外,让多邻国失去了很多非常优质的用户。   对于中国市场,路易斯表示接下来有两步计划,第一是要努力增加其他语言课程,比如日语和韩语;第二是要在中国发布Android版。“中国有大量的Android用户,这才是最大的市场。所以我们也非常重视Android版的发布。”路易斯说。   但是中国分散的Android市场让他感到非常头疼。目前多邻国已经和国内多家应用商店接触,希望寻找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一起拓展市场。同时,多邻国也计划在中国招募一位本地负责人,毕竟中国市场太具有独特性,也太重要了。   “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忠实用户里选一位,这样他对你们的产品会有足够的了解,也会热爱这份工作。”这是国内知名游戏公司乐元素CEO王海宁给多邻国的建议。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人物
    2014年05月26日
  • 人物
    专访哪上班创始人韩冰:专注IT招聘,要玩不一样 最近,专注为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制作5分钟以内纪录片风格的微纪录工作室为哪上班团队拍了一组视频。被创始人韩冰放在他的微博上置顶。似乎他很喜欢这种创业生活。   这个从初二就开始创业的家伙,从社交网络到如今的招聘平台,似乎一直不知疲倦的在往前走。视频中他对镜头说,生命就这几年,他天性喜欢折腾,紧张又忙碌才是目前想要的状态。   从12年12月到如今,哪上班从两三个人到现在的团队,一直在前进。但似乎和他们一同成长的其他招聘网站发展的更加快速一些。当我抛出这个问题,还是希望韩冰能给我一个解答。为什么在IT招聘这个圈子,哪上班没有突围。这个行业已经有企业开始崭露头角,难道他们不着急?   我以为他回答会犹豫一会,没想到反倒是他比较轻松,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我们始终是自己,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想法。不认为我们发展的不好,反而我们发展的很棒,真正的程序员招聘,我们的质量很高。做产品是态度问题,而推广是钱的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去刻意推广,节奏很重要。但产品打磨也重要。目前的推广就一个,就靠口碑。   似乎他们很有信心,最后我又补充了一个问题,拉勾招聘,内推网,以及那些专业的社区和垂直的科技媒体都在蚕食这个行业。我问了韩冰,目前是否有危机感?   他对我说:其实一开始他们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不看好,但不看好的事情反而才值得去做。以前也没有参照物,做产品也都是在摸索。目前看到的哪上班也是一路摸索出来的。我们有技术实力,产品背后是有一套算法的,这个我们也一直在开发在优化。这个行业如今有许多公司在做,其实是个好事情。大家都在做,证明这个市场有搞头,有前景。市场是开放点,共同竞争产品才会更加变好。   招聘算是累活吗?接地气是否很重要。   这是我问的另一个问题,因为在我主观看来,同时定位为IT招聘行业的拉勾,他们发展的很快,因为他们的接地气,离用户近,一直在创新,反而使他们加速奔跑一段时间。在我眼里招聘是接地气的活,高高在上的企业没有前途。当我抛出这个问题,我希望韩冰能给我一个他对这行业的看法。   他告诉我一个行业情况,看你怎么定位,其实哪上班的定位和其他竞争公司还不一样。哪上班更多的是找优秀的程序员和互联网人才,通过他们的“硅谷工作系列”就可以看出。他们要做的是给优秀的人才,“好前(钱)途”。最重要的点在于求职者在你的平台会得到什么,所以精力更多应该放在产品上,做好推荐算法,做好招聘数据。但同时,接地气也很重要,后续的推广,未来也会做更多的尝试,但不会走市场已经有的路,更多的,哪上班要玩点不一样。   在目前来看,招聘行业如今是越来越细分,加之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哪上班也推出了移动端,主打:简洁,精准。用韩冰的话来说就是:哪上班界面交互优秀,简单易用实际;另外将移动端的招聘模式发到了极致,用户的简历可以云存储,随时看到好工作信息就可以申请。(目前只有IOS端,安卓端后续就出)   文尾其实我也没有想好总结,招聘行业竞争对手不少,哪上班有一个优秀的点在于,他们懂得自己的节奏。玩就要玩不一样。未来的竞争态势还是不要下定论。行业巨头还没出现,一切还是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猎云网】
    人物
    2014年05月23日
  • 人物
    专访今目标CEO文荣:跨企业的沟通协作平台,才是企业互联网的未来 在今目标 CEO 文荣看来,从 05 年开始做企业服务,到今目标以今天的形式呈现,是一步一步探索和试错的结果。(点这里查看今目标以往的报道)   05年的起步 05 年开始,ERP 概念开始起来,当时德国公司 SAP 正在中国市场忙着推广自己的“灯塔计划”,试图寻找各行业中的标杆企业,向他们推介 ERP,推介 SAP 的产品及管理理念。 也正是这时,中国的管理软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当时的大环境 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普遍不高。国外企业管理软件,是随着 PC、局域网到互联网逐步发展的结果,国外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也跟着这个过程一起提升。国内企业并没有走这个过程,这也造成很多借用国外企业服务概念的公司,在中国市场上,面临落地困难,水土不服的问题。   国内企业服务提供商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度,以及自己的能力方面,也跟不上,往往提供的服务,跟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在两边都不太成熟的情况下,今目标开始不去做个性化非常强的产品,而是走比较宽泛的路线,做一款通用性强、能够满足大部分企业基本需求的产品。   这里得指明一点的是,企业尽管不同,但不同的企业之间,他们对基础的信息化工具需求,共性还是较高的。比如即时通讯、邮件、文档、考勤、审批、项目管理等。   这样做,其自身的风险和成本,以及企业用户自身的试错成本和风险都有所降低。   因此,自 05 年开始尝试通过网络给企业提供服务,盈利模式采用 SaaS 的方式。但尝试了 4 年,发现通用性的产品在向中国企业收费时,这种方式行不通。   个性化的“项目” VS 通用性的“产品” 个性化的产品,在文荣看来,并不能成就一个品牌,相较一个产品,它更像是一个一个具体的项目。它的优点在于,收费更容易,劣势在于用户教育成本较高,适用企业比较有限。   而尝试走通用性产品路线时,又会面对个人化工具的竞争。   当时今目标的切入点选择以企业排名第二的需求“即时通信”入手,以此延伸至 OA,审批等。但尝试之后发现,通用性较强的工具,很容易被分散的个人工具所取代,想要让企业用户为基础的功能付费比较困难。   收费的项目 VS 免费的平台 中国的企业有个特点,他们更愿意为潜在的商业机会买单,而不会为提高效率买单。这样说,并非是指所有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的企业服务都适合免费,通常意义上讲,你所提供的服务离个性化越近,越适合收费(甚至考虑到自身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培训客户的成本和风险,只能选择收费),离通用化越近,越适合免费。   用文荣自己的话讲,走免费的道路,是摸索出来的。而免费,带来的是商业模式本质上的转变,而非营销模式上的转变。   不靠产品收费,也让今目标开始走向开放的道路,通过开放平台来创造营收。换句话说,它相当于是面向用户免费,而对客户是收费的。   而它的产品逻辑就变成了:先通过宽泛的产品,以免费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企业用户,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 (目前提供约 35 种不同类型服务),这个是底层。如果企业有个性化的需求,可以选择在今目标开放平台上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这个是在底层之上的第二层。   同上面所说的,中国企业很愿意为潜在的商业机会买单,因此,很多第三方的企业服务提供商,很愿意入驻能给自己带来收益的开放平台。   未来的尝试:企业互联网 文荣认为,目前的企业服务,大都将目光集中在了企业内部,而非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联之上,而后者,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很多企业效率不高,一部分原因处在内部,另一块则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协作沟通上,这一块,互联网的价值如果可以发挥出来,不仅作为提供互联平台的产品其用户粘性会成倍增长,其相较只关注企业自身效率问题的工具,竞争力也会明显增强。   目前今目标已经在尝试打通企业同其上下游的关系,让不同的企业,彼此因为共同的项目,在今目标这个产品中彼此关联起来,形成一张企业互联网。(比如,通过今目标,三家不同的公司,可以在其平台上,共同管理同一个项目,项目有新的进展,所有相关成员,都可获得最新的进度推送。)   这种方式,在国内外都算是较新的尝试,而这样做,也会面临很多风险。比如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权限问题等。据文荣介绍,目前今目标采用的方式包括:严格授权等。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互联,需要彼此授权,到具体的项目,哪些人可以查看项目信息,也需要授权。   最后,被问到如何面对腾讯等巨头的竞争时,文荣说:“对于企业服务来说,所有的门槛,都是用户门槛,技术门槛都是次要的,当用户粘度增加起来的时候,门槛自然形成。” 同时,他也表示:“未来两年左右,企业服务公司会出现类似个人互联网式的巨头。”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果子]  
    人物
    2014年05月19日
  • 人物
    专访腾讯云平台总经理陈磊:互联网创业者的归宿 [摘要]腾讯云用了三年对自身服务能力进行提升,目前腾讯云已经具有服务几万、几十万用户的能力。 腾讯科技讯(梅天一)5月10日消息,在今天召开的2014第九界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大会上,腾讯云平台部总经理陈磊接受腾讯科技记者专访,解读腾讯云将成为互联网创业者甚至传统企业的归宿。并且表示腾讯云今日起全面降价,最高降幅超过50%。     服务推出迎来市场拐点   从2010年底3Q大战之后,腾讯便制定了一个开放策略,这便是腾讯云的前身。在早期的时候,腾讯方面只支持自己的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并且已经初具规模。   而为何直到去年9月份,腾讯才开始开放云平台面向所有的企业和用户呢?陈磊表示,   在腾讯10年做开放平台后发现,很多创业者在上了开放平台之后,用户量增长非常快,要保持一个能够同步增长的技术服务能力是非常有难度的。   陈磊称,为了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腾讯云用了三年对自身服务能力进行提升,目前腾讯云已经具有服务几万、几十万用户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迎来了市场的拐点,使用云服务的创业者其实已经到了50%以上,云服务的理念也已经传递给了所有创业者群体”。     应用加固可防止被加壳   对于日渐增多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对此,陈磊称腾讯云的微信服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腾讯的安全服务,能够解决很多微信工程账号潜在的安全问题,这个是我们做微信云给社会带来的非常大的价值。”   陈磊表示腾讯云一共推出五大安全服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服务叫作应用加固,可以防止创业者的APP被加壳。而加壳就有可能使创业者的APP广告收入被盗,甚至被附加病毒,所以应用加固这一功能对于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   此外,陈磊称创业者通过腾讯云还能享受到腾讯云提供的“同省同网”加速服务,当一个用户去跨网(移动、联通、电信)或者跨省去访问一个服务器的时候,往往容易遇到瓶颈,“但我们在全国有300多个网络节点,用户会被引导到跟它同省的、同网的网络节点,所以这将是最快速度的服务。”     邀请传统企业加入云平台   除了创业者,陈磊认为腾讯云也可以为传统企业提供其最需要的服务,因为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化的进程中,如果建设大规模网络很可能需要从0开始,“传统企业需要大量的带宽,这个是要花很多钱的。所以对他们来讲,腾讯云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陈磊认为,腾讯云所能提供的安全防护服务也是传统企业转型所必需的,而传统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如果要做互联网化,安全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腾讯在过去的十五年里面,从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问题的,在国际上都是很罕见的,所以我们有能力提供安全防护。”   “我借此机会也想向传统行业的这些企业发出邀请,”陈磊笑着说,腾讯云的服务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   另外陈磊透露,从今天开始,腾讯云的价格将下降一半,他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规律,“我们的网络出口,我们的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增值服务,传统IDC将很难竞争”。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人物
    2014年05月12日
  • 人物
    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平台Slack就已融资4275万美元   编者注:小编很早就体验过这家新的内部协作沟通平台,可以肯定的讲这个使用习惯是不适合中国的企业用户的,但是这个趋势再次告诉我们企业内部的沟通协同的藩篱有多大,机会也是很多,简单清晰的模式同样在中国有非常大的需求。但是国内没有太多的企业在这块进行足够好的专研和产品。期待中国的优秀2B产品! Slack是一个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平台,公司今天刚获得一轮4275万美元的融资,估值已达2.5亿美元。Social+Capital Partnership、Accel Partners、Andreessen Horowitz和Yelp CEO Jeremy Stoppelman等参与了本轮融资。 作为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平台,Slack 的目标是将分散的沟通方式聚集到一个地方,邮件、IM、短信、类似 Yammer 的工具、企业内网和 Wiki 等都能在 Slack 找到。除了整合沟通方式外,Slack 还整合了文件分享系统,公司内所有共享文件,包括上传到 Slack 上的、储存在 Google Doc的 或者 Dropbox 里的,通过内置的搜索工具,都能进行全文检索。Slack 还整合了 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 和 Heroku 等服务,将他们的通知提醒、Bug 追踪等数据融入到公司内的信息流中。目的只有一个,做一个能解决公司内所有问题的工具。 在企业内部协作平台领域,Slack是后起之秀,它的前辈Yammer在2012年被微软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lack由Flickr联合创始人 Stewart Butterfield亲手打造,产品于今年2月份才正式推出。目前,Slack的日用户数为6万,付费用户数1.5万。Slack的iOS和Android应用都已推出。 Butterfield表示,进行此轮融资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的强烈投资热情。目前,Slack已经接近正现金流。公司打算利用这轮融资进一步扩充员工规模,同时也可能会收购一些小的团队。 [本文编译自:recode.net]
    人物
    2014年0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