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中国三明治推出个人价值分享平台“问达”,过去看故事,现在消费“人” 人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过去没有人为此定价,也无人愿意去主动付费购买。从今年开始,“人”作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内容商品越来越被重视,最主要的体现是教育O2O平台创业公司的崛起,以及基于经验的知识传递,这里就包括了榜样、在行和8点后等创业公司。   “问达”是一个个人价值的分享平台,来自“中国三明治”团队。这个成立于4年前的网站,最初是由李梓新创办的群体博客,之后逐渐形成独立的运营团队。从2011年到现在,中国三明治以“众包(crowdsourcing)+ 专业策划编辑”的方式报道采访了800多位的普通人的故事,包括了创业、育儿、生活方式找寻、个人规划、生活态度、故乡他城等。   过去4年多的内容积累,为问达产品沉淀了“人”。李梓新告诉我,在他眼里,“问答”在做的是2K的事情,K是KOL的缩写,Key Opinion Leader,用中文来说就是“意见领袖”。“问达”目前的业务是将普通用户与K连接起来,利用线上的通话工具完成非标准化这些知识传递。“问达”上的K都曾接受过“中国三明治”采访,用户可以先通过文字了解,之后再po出相关问题,目前反应周期是一周内。   对于未来,李梓新规划是围绕着K的良性生态圈。他感慨到这些无形知识过去太被忽略,没有人去认可这其中的价值。“问达”还会做到B2K(帮助商业公司寻找和选择合适KOL去传递理念),K2K(形成达人之间的纵向联合)等等。   “问达”和“中国三明治”的创始人李梓新是一个资深媒体人,曾供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等媒体。目前,整个团队共有11人,base在上海。   来源:36氪  作者:荔闽  
    产品
    2015年04月02日
  • 产品
    大学生兼职平台同学帮帮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今日,大学生兼职实习平台同学帮帮CEO殷海峰向猎云网独家透露,截止目前公司已得到两家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融资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兼职在如今的大学炙手可热。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兼职,一方面减轻自己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积累工作经验。但是目前大学生兼职市场还不成熟与完善,健康、有序的兼职环境还不成熟。   一是大学生兼职难。大学生获取兼职信息渠道少,而中介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绝大多数中介因为营收渠道单一,所以会以向学生收取中介服务费或克扣学生的劳动薪资作为主要营业收入,学生受骗情况时有发生,大学生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   二是商家用工存在风险。绝大多数兼职都属于阶段性的临时用工,存在着用工时段不固定、用工需求不能准确预估等情况。在该背景下,商家发布的岗位不能及时同步至兼职学生,导致兼职招募困难;另外一方面,传统中介服务较为初级的信息中介服务,很难对学生的上岗诚信度形成约束,结果导致学生临时用工的稳定性受到较大挑战,商家耗费巨大心力却达不到临时用工预期。   殷海峰告诉记者,归根到底,一切的原因是兼职学生与用工商家之间存在的巨大信息不对称。同学帮帮想搭建了一个商家与学生两者间兼职实习信息与服务的平台,旨在消除用工商家与拥有兼职实习意愿学生的信息流通障碍。商家在同学帮帮上发布兼职实习岗位需求,平台会根据岗位的用工性质和用工时间匹配学生的兼职实习意愿和空闲时间进行匹配推送,学生在同学帮帮APP或微信平台上进行申请报名、结果通知、兼职上岗与上岗后岗位评价等环节,实现整个兼职实习流程的闭环。   同学帮帮目标是致力于成为最靠谱的大学生兼职实习平台,同学帮帮的兼职实习服务对学生全部免费,所有岗位都有岗位开拓专员提供一对一的岗位可靠性担保,而且保证商家直招,并全程提供岗位争议解决,如果存在非诚信商家的薪资克扣等情况,同学帮帮一经核实将提供先行赔付保障。在同学帮帮上发布岗位的商家需要经过同学帮帮员工的实地认证,同时兼职学生对商家的点评公开透明,给其他的兼职用户提供参考信息。除此之外,同学帮帮每周还提供兼职补贴,实行“你赚我补”;新版本还为同学进行了岗位个性推荐,提供私人定制服务。 在商家方面,同学帮帮为其提供一整套服务体验。商家在帮帮上发布岗位时,帮帮会提供专属客服专员贴心服务;兼职活动现场,同学帮帮会进行全程督导,监督学生的到岗情况和工作表现,并作出平台信用评价;结算环节,帮帮提供全程支撑。   现在兼职市场上有兼职猫、一米兼职、跑跑兼职等产品。位于广州的兼职猫,是一个兼职实习信息聚合平台,类似于58同城和赶集等分类信息平台的运作方式,商家发布岗位信息,兼职猫提供电话核实,不能完全保证岗位本身的有效可靠。不同于一米兼职与跑跑兼职等平台,同学帮帮更注重于通过对用工过程的深度介入,持续提升合作商家岗位的招录比和降低单位上岗成本。   殷海峰告诉记者,同学帮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在校实践实习人才库的构建与完善,为商家推送精准海量兼职实习学生用户。针对有兼职经历的用户和有兼职意向的学生,通过兼职现场、信息表格、线上报名等渠道进行信息的多维度收集和管理。人才库具有基础多、匹配快、定位准等特点,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寻找对应的人才,进行兼职市场的快速匹配,使用户和商家在帮帮平台上完成流转。商户希望的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取最精准的用户。     如果服务是同学帮帮的一把利剑,那么社区就是帮帮为大学生准备的盾牌了。   同学帮帮把“消解校园里的成长迷茫”也当重点,为大学生提供成长交流社区平台,“兼职生活”、“实习日记”板块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兼职实习话题;“毕业去哪儿”板块,让职场“过来人”零距离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去向问题;同时通过线上“HR面对面”与线下“名师讲堂”系类活动相互配合,打造独立运营成长教育品牌。帮帮将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注重用户体验,通过线下的实践机会加线上的经验传递全方位为大学生的成长服务。   2014年9月上线, 同学帮帮APP与微信、Web平台全线打通,截止目前公司已得到两家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融资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目前同学帮帮覆盖已达南京、杭州百余所高校,累计户数12万,月活跃率60%。据悉,同学帮帮今年会入驻武汉、西安等全国其他城市。   最近,同学帮帮也在尝试完成服务闭环,商家把钱授予平台,平台会在大学生兼职完成后,商户点击确认平台便会把钱付给兼职大学生。   为什么做同学帮帮?校园生活服务领域很热,同学帮帮CEO殷海峰表示,“近3000万的高校在校学生,生活在高校围墙内,存在着巨大的多领域的生活服务需求实现落差,虽说我们的社会已步入信息服务时代多年,移动互联网也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大学生成长实践就业领域,却依然以信息渠道不对称在维系着这个细分领域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于实践机会和实践意义的正常认知。如果能够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实践环境,辅助以他们更容易的接触社会,认知社会,将对他们的择业、创业存在的巨大的认知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持续变革,企业出于优化成本和精准遴选新人才的需求,临时用工和实习生招募的需求逐步扩大。如果能够将两者进行很好的对接,提升岗位匹配效率,在学生实践过程中,逐步构建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系、学生和企业的双向实践诚信体系,将显得意义重大”。   同学帮帮CEO殷海峰此前做过陌生人社交产品飘信,飘信是第一批安卓应用,比同类型的街旁网更早。当时,与“噢粑粑”并称“南京APP双雄”,在南京移动互联创业圈子里颇有名气。当时微信和米聊还并未诞生,2010年一年,飘信竟发展了100万用户,并连续八个月占据过安卓APP市场社交类应用下载量第一名的位置。   来源:猎云网(文/卫闫森) 报道所涉融资金额由对象公司提供保证,HRTechChina不作任何形式背书。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产品
    2015年04月02日
  • 产品
    从帮助猎头公司挖掘简历数据开始,TalentBot想给HR做一个简历的公有云 HR在招聘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收不到简历,而是如何筛简历。职位发布后,从前程无忧、51Job、拉勾、周伯通等网站涌过来的简历少则五六十、多则七八百,每份都要一一查看。更糟心的是,费劲筛掉的简历,之后就变成了归类管理都很麻烦的闲置资源。   泰博数据(TalentBot)就打算解决企业和HR筛简历麻烦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免费的简历管理SaaS工具。这套工具可以用数据挖掘的方式,自动提取出每封简历中企业关心的信息(如候选人的工作年限、工作内容、职位、地理位置等),再将简历进行打分排序,并自动对每份简历生成详细的《简历分析报告》。   市面上这种打“数据挖掘”牌的公司很多。TalentBot 创始人郭炎彬表示,TalentBot的系统集成了“自然语言分析”技术,相比简单提取关键词,系统可以“理解”整句话表达的意思。同时,随着特定职位简历数据累加,系统的“机器学习”会让算法模型越来越准。   他告诉记者,“一个熟练的猎头顾问通过5分钟的阅读分析,凭借经验给出分析报告,与TalentBot在5秒钟内计算出来的报告几乎一样。” 但实现这样的“效果”是有前提的。首先要明确职位的类型,然后,“根据某一特定职位分析1万份以上的简历之后,学习的模型才能基本起到作用,简历数量超过了10万的门槛之后,这套系统才能和人工筛选的效果相提并论。”去年推出人才智能投递系统的哪上班也有类似的经验,他们创业之初就想做智能匹配和推荐,但由于样本数量太少,无法享受到数据和算法的红利。   因此将所有使用TalentBot的企业和HR提供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就成了必然,这些被系统分析过的简历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历池”。   “简历池”又衍生出了其他的想象空间。HR在搜索自己库内简历候选人时会收到来自系统推荐的相似人才,这些人才来自于另一家公司向社区开放的简历资源(不愿意共享简历可设置保密),如果企业和HR对TalentBot推荐的人才感兴趣,可以付费下载推荐人的简历。   也就是说,使用TalentBot服务的公司构成了一个简历“公有云社区”。这无形中减少了企业之间重复向招聘网站购买简历的成本。郭炎彬告诉36氪,每封简历的上限是10元,他们做这个事,主要是想盘活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闲置的“简历资源”。   据郭炎彬透露,目前使用TalentBot服务的公司已经有438家。TalentBot使用阶梯定价的方式,计算简历在1万封一下的免费,往上分为1-5万,5-10万和10-50万封几个等级,算得越多,收费越高。对于这个定价策略,郭炎彬解释道,一般的公司需要计算的简历其实比较少,而到了10-50万封这个数量级的基本上是大猎头公司,一般大猎头公司价格敏感度不高,他们更看效果。   用“大数据”提升HR招聘效率的还有e成,e成用一个基于60多个维度数据的模型,帮助HR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入职率更高的面试人选;提供“简历管理工具”服务的则有去年刚刚拿到B轮2000万美元融资的猎上网“简历宝”,“简历宝”为猎头免费提供批量简历解析、处理,简历搜索等服务,目的是帮助猎头更好的管理招聘流程;做房地产垂直的找沃网鼓励HR们在平台上交换“闲置简历”,HR可以给手中的简历“定价”,买简历的企业还能不满意退货。   郭炎彬认为,相比招聘公司,TalentBot更像是一家“大数据服务”公司。未来会围绕数据挖掘去开发一些新的服务。在接下来几个月里,TalentBot会对企业和HR对人才的选择的偏好进行记录,尝试优化对企业推送人才的效果。同时,他们也会针对求职者端推出“海投神器”,根据企业的条件来匹配求职者。   TalentBot创始人郭炎彬是连续创业者,曾在人力资源行业工作多年;CTO 王珣昱曾做过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und)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产品;CMO樊少霞曾担任万得资讯市场经理,负责推广金融数据终端平台。   TalentBot准备在今年4月进行融资。   来源:36氪  作者:饭遥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产品
    2015年04月01日
  • 产品
    小密圈:让传统老板也能用的移动办公协作软件 放眼互联网,团队协作算是红海,仁云科技、明道、Worktile,tower,teambition,Asana、Trello、Basecamp。但换个思路,假如让传统老板们也用上办公协作,是否是下一个蓝海?   其实多数非专业级别的团队协作QQ群,微信群已然足够,不足的地方在于偶尔信息会被团队成员漏掉,工作梳理和二次沟通成本不能被很好满足。所以能否多数的功能都不要,产品只充当一个办公协作身份,更多充当梳理工作流程,分派工作内容的角色。   为什么不行,当然可以。小密圈的产品逻辑也如上所同。   小密圈的优点: 免注册,可以快速拉微信好友/群友组成圈子、创建任务,并且通过微信提醒、讨论任务;   数据云端存储,刷机换机无需担忧数据丢失,沉淀知识,新人可快速融入团队;   移动化随时可用手机检查工作进度、推进项目进程,发布的待办与评论能通过微信第一时间通知到执行人;   支持任务指派提醒、工作进度跟踪、随时随地评论、截止时间设置、实时消息推送;   移动优先,原生客户端支持 iPhone、iPad、安卓手机平板。兼顾 PC(Web 版本方便不需要移动办公的人)   同时小密圈的缺点: 功能简单。复杂的业务逻辑支持不了;   权限简单。(但团队认为在小团队里,透明远比权限更重要);   模块简单。没有日历、没有甘特图、没有在线编辑,目标是让工作有序;   小密圈创始人吴鲁加告诉记者,小密圈适合团队人数大于十,工作仅靠嘴说已记不住的创业团队,用在产品管理、项目管理上,能让 team leader 省心省力。整个信息都透明可见,团队成员也方便回顾一天或是一阶段的工作节点。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梳理过程。 产品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假如团队有事情了,用小密圈就能拉一帮人,分配一些事情,业务就能转的起来。在小密圈,所有的团队信息交流都是透明的,吴鲁加相信透明能带来效率,创业团队内部的信息透明会更让团队成员明白这些东西——我们想做什么产品?做的过程中考虑哪些问题?任务是如何拆解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其实团队成员知道得越多,越能发挥团队的创造力。   吴鲁加告诉记者,工作是需要某种驱动力来完成的,所以有些团队需要由管理者或者工作狂来推动,有些团队则能够在信息透明情况下你追我赶自驱动。但无论如何,都得有「动力」。小密圈的灵活之处在于——即能方便地让管理者推送、跟踪任务,同时又足够透明让大家都能看到彼此的努力。   我更希望小密圈的用户群是那些传统的老板,微信不能整体反馈一个团队的工作进度,那些做项目,做工程的领导很需要一个产品来帮他梳理产品进度,成员工作进度(有秘书的是更高级别的老板,不在考虑范围)。所以,用手机检查工作、推进项目进程,让工作有序,结构条理就能给这些老板产生价值。   吴鲁加表示,办公协作是团队一直非常看好的市场,也会是未来主攻的方向。他表示,也希望有90后产品经理加入他们带来新鲜血液。(并且低调的表示,公司不差钱)小密圈现在还是小规模测试阶段,第一次的测试人数吴鲁加表示非常满意,超出团队预期,产品依旧会保持快速迭代。   吴鲁加技术出身,此前曾任启明星辰DLP资深产品经理,有15年的信息安全从业经验和7年数据防泄密经验。现也兼任小密圈产品经理。   此前公司一直在为企业用户提供铁卷电子文档安全系统和超级巡警恶意程序防御系统,在终端(包括手机)安全、内网安全、病毒与木马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研究领域具备技术优势,还提供监控解决方案 “锐眼”等产品。此前市场上的保密文件分享工具“72小时”也是其团队作品。   来源:猎云网 (文/卫闫森)
    产品
    2015年04月01日
  • 产品
    金山云完成6666万美元融资:3-5年内雷军将投10亿 金山软件发布公告宣布,金山云已经完成新一轮6666万美元融资。   此轮融资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与金山软件和IDG签署B轮融资协议以及金山软件和小米公司行使A系列优先股认股权证。交易完成后,金山软件、小米公司和IDG将分别持有约52.3%、24.5%和3.98%的金山云股份权益。   去年12月初,金山董事长、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公开表示,金山未来三年的战略重点将会是旗下的金山云,并称之为“All- In云服务”战略,并承诺在未来3到5年将向云业务投入十亿美元。   金山集团CEO张宏江表示,金山云将在巩固原有市场优势基础上重点发力三大领域:第一,为创新型智能硬件公司提供云服务,借助手环、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等入口布局移动互联网;第二,为客户提供更大规模的存储、图片和视频服务;第三,在“互联网+”浪潮下,利用云计算优势,帮助传统行业和企业拥抱互联网,实现业务转型。   资料显示,金山云是金山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为用户和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平台。目前,金山云日均上传数据总量超过258TB。   来源:投资中国
    产品
    2015年04月01日
  • 产品
    BigCard:基于微信做职业社交 欲以评价切入职场社交 简历只是将一个人愿意示人的一面包装之后展现出来,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对企业HR和业务部门用人经理们来说,与其有过合作的职场人士对其的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而对于VC们来说,投资就是投人,对一个人做尽职调查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了解他在业内的口碑与人脉。因此,一个开放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尤为重要。事实上,职场中高端人才最全面的评价大多存在于前公司的人力数据库中,互相之间难以分享。如果把这些阶段性的评价串起来,那一个人的职业评价体系是不是就完整了呢?以评价切入职场社交Seb有10年的互联网HR及招聘经验,曾在腾讯总部负责中高层的招聘项目(2011-2014),也兼任过微信团队的招聘/HR,支持微信核心团队的快速扩张(2013-2014);期间,他曾参与并打造和运营了目前已经有300万粉丝的公众号“微信招聘”。2014年他与前同事Rock共同创建了BigCard,以职场评价为切入点,旨在打造职场版的谷歌,连接一切靠谱的职场精英。Seb表示,做职业社交的基础还是在社交,因为你前公司的HR,前同事,前领导等都微信上,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他们转化成给你做职业背书的人。相较于目前同业的其他产品,BigCard只专注于基于微信关系链的一度及二度人脉,“最起码他们都曾扮演过类似‘面试官’的角色,这样给出的评价才更公允更有价值。”开放式的人才评价体系是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目前,BigCard的产品形态为微信服务号+微信企业号,已拥有近5万种子用户,其中包括来自BAT等公司的管理者和骨干员工、知名创业公司CEO、知名投资人等。在BigCard上,用户可以创建职场名片、自定义职场标签,也可以邀请身边的人脉给自己写职场印象。而企业HR、业务部门用人经理及VC投资人等“面试官”们不仅可通过BigCard管理自己的人脉,为优秀的中高端人才提供职场背书,更可以在BigCard上进行人才分享与管理。“未来我们还可能拓展到兼职、咨询等不同服务场景。”Seb说。创业亦有满满幸福虽然Bigcard还只是一个13人规模的创业公司,但却“五脏俱全”。负责技术的联合创始人Rock有10年以上开发及团队管理经验,曾在Cisco、Oracle等公司负责技术开发;负责产品的Kuraki曾在腾讯工作五年,对互联网社交产品有着独到见解。开发、设计、市场、人力、财务等各职能由来自金山、雷锋网、分众、Russell Reynolds、Kenexa等公司的专业人士承担。在BigCard的上海办公室,同事们经常有下午茶。“我们给到优秀人才的薪酬福利绝不逊于大型互联网公司。”Seb说。此前,BigCard获得了著名投资机构的天使轮投资,目前A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产品
    2015年03月27日
  • 产品
    Caliber 推出面向职场人士的消息应用 过去多年,在 LinkedIn 的阴影下,多家创业公司试图提供新方式,尤其是基于移动端的方式,帮助企业员工相互通信,发掘企业市场的某些细分领域。今天,一款名为 Caliber 的新应用带来了一些不同之处:该应用并未试图与 LinkedIn 直接竞争,而是提供了一款互补的工具,一方面帮助用户与当前的 LinkedIn 联系人聊天,而另一方面则帮助用户扩大自己的职场关系网,同时屏蔽掉垃圾消息。   Caliber 推出于 去年夏季 ,最初是一款类似 Tinder 风格的应用,帮助人们建立职业联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里斯·布兰科(Andres Blank)表示,最初这款应用的用户数已达到 2 万,但 Caliber 的团队随后意识到,用户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这样的模式。用户不只需要联系感兴趣的人,还希望能向职业联系人发送消息。   不过,开发面向商业用途的消息应用也有着自身的困难。用户需要创建包含职业信息的帐号,在平台上搜索并查找适当的联系人。而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应用需要避免垃圾消息的泛滥。 我发现,专注于这一领域的许多其他应用都遭遇了垃圾消息的困扰。创业公司开发有趣的社交体验,帮助企业员工建立联系,但垃圾消息似乎很难得到控制。   如果你的建议和观点很有价值,或者说别人有求于你,例如你是一名颇有成就的风险投资家,那么你将会收到大量的好友请求。无论加入什么平台,你都会收到许多这类消息。对这样的用户来说,参与这种平台将变得困难,甚至导致他们不想参与这些平台。   关于 Caliber,有趣的一点在于,该公司的解决方案专注于解决上述问题。 这款应用的用户帐号基于 LinkedIn,因此可以了解用户之间的职业社交关系。如果两名用户已经是 LinkedIn 联系人,并且同时使用 Caliber,那么就可以在这一应用中互发消息。而如果其中只有一人使用 Caliber,那么 Caliber 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发送 LinkedIn 站内信给非 Caliber 用户。如果双方并没有在 LinkedIn 上建立联系,那么用户可以通过 Caliber 发送加好友请求。   此外,与大部分社交应用不同,当有消息到来时,这款应用并不会立即向用户发送推送通知。因此,你不必为回应烦人的推送通知而苦恼。在一星期末,Caliber 会将用户收到的请求汇总并进行排序,随后再呈现给用户。用户的 LinkedIn 联系人,以及 Caliber 中的热门人物会出现在这一汇总清单的前列。因此,用户可以更好地决定与谁建立好友关系,并知道为何要建立这样的关系。   与 LinkedIn、Facebook,以及大部分社交网络不同,所有未回应的请求将会在一周时间后消失。   这并不会阻止他人再次尝试加为好友。不过,这一举措能使加好友流程更加智能、更加简单。   与此同时,如果你需要扩大自己的职场关系网,那么可以通过 Caliber,基于人们的职业经历,例如职位、技能和公司,来查找其他用户。 目前,Caliber 应用仅支持联系人之间的消息发送,而未来,该团队还希望支持视频通话、文件共享,以及会议活动邀请等功能,并将支持的社交网络扩大至 Twitter 和 AngelList。最终,该公司希望通过企业级功能获得收入,例如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连接,帮助企业招聘者或人力资源经理获得数据,以更好地招到专业人才。   不过,Caliber 也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该应用基于 LinkedIn,而后者以往似乎不太愿意支持第三方应用生态系统。例如近期,LinkedIn 宣布 只向合作伙伴开放完整的应用程序接口(API)。Caliber 正在申请成为 LinkedIn 的合作伙伴,但目前尚未成功。不过布兰科仍对此充满希望。   “从短期来看,可以说,我们的服务和 LinkedIn 站内信之间有些许相似之处。不过从长期来看,我们将成为一款单纯的通信应用。”他表示,“LinkedIn 更多地关注用户的身份和简历。我认为,我们可以与他们互补,同时也为他们的平台做出贡献。”他指出,Caliber 可以帮助人们在 LinkedIn 上建立联系。   目前,Caliber 团队位于纽约,共有 5 名成员,正在完成种子轮融资。布兰科也是 一名天使投资人,曾成功创立并 出售 Pixable。除他之外,该公司的其他创始人还包括 TechStars 成员克里斯·卡尔梅恩(Chris Calmeyn)。他此前曾是 Piictu 的负责人,以及 Travelocity 的产品经理。   目前,这款新应用可以 通过 iOS 和安卓平台下载 。   Caliber Debuts A Messaging App Designed For Business Professionals A number of startups in years past have tried to carve out their own niche in the business networking space under the looming shadow of LinkedIn by offering an alternative way to connect with industry colleagues, often on mobile. But today, a new app called Caliber is offering a slightly different take on the concept: instead of trying to compete with LinkedIn directly, its service offers a complementary tool that lets you chat with your LinkedIn contacts as well as grow your network without being overrun by request spam. Caliber itself first launched last summer, but initially offered a Tinder-like app for making business connections. That app grew to 20,000 users, but the team realized that it wasn’t quite what people wanted. Users didn’t want to just connect with other interesting people, they wanted to be able to reach their business contacts and message them, explains company co-founder and CEO Andres Blank. However, building a messaging app for business use presents its own sorts of challenges. Users have to create accounts that include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they need to be able to search for and find the right people on the platform,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app needs to be careful to not encourage spam. That latter problem is something I’ve seen a number of other attempts in this space gloss over – startups would create these interesting social experiences for connecting industry colleagues, but they would never address the issue of spam. That is, when you’re someone whose advice or insight is valuable, or you’re someone who’s in demand – think, for example, a VC getting hundreds of pitches from entrepreneurs – you become overwhelmed by the number of requests to connect or incoming messages on any platform you join. For these sought-after users, the problem makes it difficult for you to participate, and it even discourages you from doing so. What’s interesting about Caliber is that it has focused on developing 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The app leverages LinkedIn to build out its user profiles and understand who’s connected to who. If two people are already LinkedIn connections and are both on Caliber, they can message each other in the app. If they’re connected on LinkedIn, but only one person uses the app, the app lets you send a LinkedIn InMail to the non-Caliber user. And if both users are not connected on LinkedIn, one user can send a request to connect with the other on Caliber instead. But the app doesn’t barrage users with requests the minute they come in like most social apps do. There aren’t buzzy push notifications forcing to you to respond to each incoming invite. Rather, at the end of the week, Caliber presents a list of your requests and it ranks them for you, showing those first where you have mutual connections or the person is popular within the app. This allows you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about who to connect to, and why. Then, unlike on LinkedIn or Facebook or most other social networks, all the unanswered requests just disappear after a week’s time.  That doesn’t prevent those same users from trying again later, but it does make the process of growing your network – smartly – a lot easier. Meanwhile, if you’re the one in need of expanding your network, you can use Caliber to seek out users based on thei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ir roles, skills and companies. Currently, the Caliber app only enables messaging between contacts, but in the future, the team wants to expand the app to support things like video calls, file sharing or appointment scheduling, as well as connecting to contacts on other networks, like Twitter or AngelList, for example . And eventually, it wants to generate revenue through business-level features, like support for connecting with CRM systems, or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data that could help recruiters or hiring managers find in-demand professionals. One potential problem Caliber could face, however, is that it’s being built on top of LinkedIn – a company which doesn’t have a good history with regard to supporting its ecosystem of third-party apps. For instance, it recently began limiting full API usage only to partners. Caliber is applying for partnership status, but hasn’t been granted this yet. However, Blank is hopeful. “Right now in the short-term, you could say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us and what LinkedIn] does with InMail, but in the long-term, we’re a pure communications app,” he says. “LinkedIn is much more about identity. It’s about your resumé…I think we’re complementary to them and we also give back to their platform,” Blank notes, adding that Caliber can help people establish a connection on LinkedIn, too. The company is a team of five based in New York and is now closing a seed round. In addition to CEO Blank, an angel investor who previously founded and sold Pixable, the startup is co-founded by Chris Calmeyn, a TechStars alum and previously head of product at Piictu and a product manager at Travelocity. The new app is available for both iOS and Android. 来源:techcrunch.cn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产品
    2015年03月27日
  • 产品
    绿柠檬:整合线下体检资源,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健康管理增值服务   2013年,全国人均就诊次数比2010年增加了1次,人均卫生费用支出增加了836元,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并且更愿意花钱去做健康领域的消费。同时,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和老龄化趋势,必然会催生出很多的巨型产业,互联网健康概念也好,移动医疗概念也好,毫无疑问都将是其中的一个趋势,关键是看谁更先知道用户需要什么,谁更先拉拢用户,谁更能提供满意的健康服务。   “绿柠檬”是为个人与企业提供健康管理增值服务和家庭健康关怀服务的产品,能为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提供高质量且价格很低的健康体检产品,并可实现购买、预约和体检报告查询、历史信息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团队告诉记者,绿柠檬积累的上游渠道资源目前已经和全国50个城市的近百家三甲医院、疗养院与专业体检中心建立了深度合作,并开始在筹划跨境体检市场。   75后和80后目前已经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生存压力最大的中产阶层,上有老,下有小,健康,对于其本人也好、家人也好,至关重要,不论家庭中的哪一个人出现健康问题,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绿柠檬把目标群体瞄准这一群体。   目前市场上类似的相对成熟的产品主要有掌上体检、体检管家等app,跟他们相比,绿柠檬相对有上游渠道和价格优势。团队表示,绿柠檬未来不只是卖产品和服务,最大可能在于健康管理产业服务资源的整合配套,让产品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绿柠檬的创始团队核心成员为浙大校友,来自互联网、医疗、金融等不同行业。绿柠檬的CEO李杰告诉记者:“80后这一代人,生存压力很大,完全不敢想象如果我们自己的健康出现了问题,家庭该怎么办,痛点需求很明显;此外当前体检报告、化验报告、生理指标等健康数据并没有被好好的管理和使用,而如果这些数据的历史串联起来,会组合成更大的价值。” 绿柠檬现阶段产品包括app和web端,App于2015年3月13日上线,目前装机量超过10000,合计注册用户到1000多人,消费用户超500人。现在绿柠檬有正向的现金回流。从1月初各产品陆续上线,通过平台销售收入共计10万余元,也扩展了兴业银行、浙大网新、美银资产、浦发银行等企业用户。   绿柠檬目前都还处于一期阶段,“绿柠檬“的健康管理模块即将在4月份上线,增加功能有个人健康信息日常跟踪、管理以及亲友圈健康关注、提醒等移动化功能。现阶段健康领域的流程需要经历信息采集、分析评估、解决方案、方案执行四个步骤,通过不断循环以实现对健康目的的达成,未来,绿柠檬会给用户对接慢性病管理、绿色就医通道、健康送上门等增值服务。“我们未来的产品规划就是想要实现健康数据、健康商城、健康服务的闭环,希望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管理服务。”李杰对记者说。   国外的个人健康管理云平台Welltok在1月份又拿到3700万投资,它本身不仅做健康数据分析或者专业健康管理建议,还接入其他服务商,同时还和一些群体健康管理公司合作,例如已经接入记录数据的可穿戴硬件MapMyFitness 和 FitBit 和社交网络,往平台化发展。李杰向记者表示,现在绿柠檬除了不断开拓上游资源以外,也开始在接触硬件厂商,沟通商业上合作的可能,特别是数据流和服务转化的协同领域。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势必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健康管理领域更不例外。团队近期也在和资本方交谈,融资会用于技术投入和市场推广。   来源:猎云网 (文/马晓盼)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产品
    2015年03月26日
  • 产品
    HigherMe:帮助雇主更精准地招聘钟点工 对很多工作来说,简历有时并不能帮你找到合适的人。而 HigherMe(是目前 YCombinator 正在孵化的创业公司之一)的联合创始人罗伯·亨特告诉我,对零售业和其他计时的职位来说尤其如此,住处、能上班的时间、性格比以前做过什么工作更重要。   这也正是亨特之前经营多家 Marble Slab 冰激凌连锁店时发现的。他回忆起一名叫肯德拉(Kendra)的早期员工。这名员工与大多数高中生一样,简历上乏善可陈,她参加足球队和做保姆的经历说明不了她冰激凌做得怎么样,一些输入和拼写错误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如果只看简历,我不会给她这份工作,”亨特告诉我。但他发现她的性格是“你能想象到的最开朗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就住在冰激凌店旁边,能按他的要求倒班。   回想一下,亨特认为雇佣肯德拉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因为在上大学前,她在店里干了好几年,“帮我赚了很多钱”。因此,亨特与联合创始人杰夫·切德维尔(Jef Chedeville)和埃文·洛奇(Evan Lodge)一起创建了 HigherMe,帮助雇主寻找肯德拉一样的员工。   HigherMe 是这样运作的:你向雇主提供他们最感兴趣的信息,其中当然也包括以往的工作经验,但 HigherMe 还需要提供你的住址和能上班的时间,它也会列出雇主想问你的一些问题。你还可以录制一个“求职视频”,可能比写求职信更能展示你的性格。 接下来,当有新申请时,雇主就会收到一封邮件,里面是求职者情况的概要,还会给求职者对此职位的适合度打分(满分为 100)。这样雇主就不用从一大堆纸质简历中慢慢筛选了。雇主的控制面板上还能显示所有求职者,方便雇主联系求职者及安排面试。   亨特说,今年年初推出 HigherMe 以后,他的精力主要放在招商以及吸引求职者上,例如通过投放地理定位广告吸引求职者。这一策略理论上适用于任何地点,因此亨特说他们公司不会只在一个城市里开展业务。   这个服务对求职者是免费的。对雇主,费用为每月每个地点 50 美元到“几百美元”。亨特说,不少想招计时工的创业公司也在使用 HigherMe,这些公司虽没有实体店,但他们需要更灵活的收费方式。   HigherMe 不是目前 YC 支持的创业公司中唯一关注人才招聘的公司。   来源:TC YC-Backed HigherMe Promises A Smarter Approach To Applying For Retail Jobs And Other Hourly Work   When you’re trying to find the right person for a job, résumés don’t always cut it. I suspect that’s true for many jobs, but Rob Hunter, co-founder of HigherMe (part of the current batch of startups incubated at Y Combinator), told me that it’s particularly true in retail jobs and other hourly positions — location, availability, and personality can b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jobs you have or haven’t held in the past. That’s something Hunter himself saw when he owned multiple Marble Slab Creamery stores. He recalled hiring an early employee, Kendra, who — like most high schoolers — had an unimpressive résumé. After all, her experience on the soccer team and as a babysitter didn’t say much about her ice cream serving skills, and the typos didn’t help, either. “If I’d just seen her résumé, I would not have given her the shifts,” Hunter told me. But he saw that she had “the brightest young personality that you could have imagined,” and perhaps even more importantly, she lived right by the store and was available for the shifts he needed. Looking back, Hunter described hiring Kendra as a great decision, because she stuck around for years (before heading to college) and “made me a lot of money.” So along with his co-founders Jef Chedeville and Evan Lodge, Hunter built HigherMe to help employers find the Kendras of the world. Here’s how it works when you’re applying for a job: You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employer is most interested in. And yes, that includes past experience, but HigherMe leads with your location and available hours, as well as covering questions that the employer wants to ask. You can also create a “video cover letter,” which will (hopefully) do a better job of conveying your personality than a few written paragraphs.  Then, instead of having to sift through a giant pile of résumés, the employer gets an email every time there’s a new application with a quick summary of the applicant, including a rating (out of 100 percent) that shows how good a fit they seem to be. The employer also gets a dashboard showing all applications, allowing them to reach out and schedule interviews. Since launching earlier this year, Hunter said he’s focused on attracting businesses first, then bringing in job applicants, for example through geographically targeted ads. That strategy is theoretically repeatable in any location, so Hunter said the company isn’t limiting itself to any one city. The service is free for applicants. For employers, pricing ranges from $50 to “several hundred dollars” per month per location. (Hunter said HigherMe is also being used by startups that are looking to hire hourly workers, though without brick-and-mortar stores, they require a more creative pricing plan.) HigherMe isn’t the only company in the current YC class to tackle hiring — in fact, we just wrote about SmartHires, which is focused on tech talent.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产品
    2015年03月24日
  • 产品
    金蝶金山战略合作,主攻移动办公云服务 3月23日,金蝶集团与金山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移动办公云服务、云存储、云安全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包括不限于开放用户资源、开放API、互为客户、资本合作等,以实现合作共赢。双方对此次战略合作高度重视,金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徐少春、金山集团CEO张宏江共同出席。 根据协议,双方首期合作将联手推进金蝶云之家与金山WPS的一站式移动办公云服务及云存储服务,利用手机轻松完成团队沟通、文档传阅与协同编辑、流程审批、考勤签到、请假等办公体验,通过开放API无缝接入更多业务服务加速提升企业移动化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激活组织活力。   张宏江表示,金山集团董事长雷军在今年两会的发言中称,要更好地把握互联网的时代机遇,用互联网来更快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金山集团的重要战略业务金山云,与金蝶开深度合作,依托彼此深厚的技术沉淀,以业内领先的用户体验和服务端技术,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国内领军级的“一站式”云计算解决方案。   徐少春表示,金山与金蝶同为中国民族软件领跑者,有着非常近似的创新文化基因。两家公司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转型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金蝶与金山的战略合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简单、协同、美是金山的价值认知,这与金蝶的互联网文化“用户至上、小、美、快”不谋而合。此次强强联手意义重大,双方将共同为企业用户提供极致的云服务体验,改变数亿人的工作方式,助力中国企业成功实现移动互联网转型。 来源:金蝶
    产品
    2015年0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