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智能招聘引擎Jobspotting获李嘉诚旗下维港种子投资 柏林公司 Jobspotting 从维港投资(Horizon Ventures)获得不公开的种子轮融资。Jobspotting 是一家做网站和 iOS 应用程序的公司,公司的主旨是根据第三方招聘网站和用户社会关系打造量身定做的搜索算法。   香港公司维港投资是由时常位列亚洲首富的李嘉诚先生创建的。一般情况下,维港的投资金额会更多,比如在 Slack 融资轮中投入 1.6 亿美元。Jobspotting 目前已获得来自柏林加速器 Axel Springer Plug And Play 和其他天使投资人的 50 万欧元投资。   Jobspotting 涵盖了超过 20 家招聘网站的工作职位,包括 Xing、Monster、StepStone、AngelList 和其他招聘网站。目前该公司涵盖的职位领域还只是局限于销售和计算机方面,但有计划扩大其职位涵盖领域。   Jobspotting 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上市公司 Indeed.com 和已经融资 280 万美元的英国公司Adzuna,以及在欧洲、美国和拉美国家运行的 Jobandtalent,Jobandtalent 已经获得 1870 万的融资。   随着彼得·蒂尔(Peter Thiel)投资柏林公司 Number26 和 EyeEm 的新闻传出,柏林这座城市似乎又恢复了当年的一丝风采。几年以前,所有的欧洲初创公司都密切注视着这座城市。   Berlin’s Jobspotting Gets Some Seed Love From Horizon Ventures Berlin-based Jobspotting, a site and iOS app which aims to put a tailored search interface algorithm over third-party recruitment sites and your social connections, has raised an undisclosed round of seed funding from Horizon Ventures.   The Hong-Kong-based VC was founded by Li Ka-shing who is often listed as Asia’s richest man. Normally Horizons does bigger rounds, such as the $160 million round in Slack. Jobspotting previously raised a €500,000 seed round from Axel Springer Plug And Play and angel investors.   Jobspotting pulls in jobs from over 20 job boards, including Xing, Monster, StepStone, AngelList and others. Currently it’s limited to marketing and IT jobs but plans to expand. Its main competitor is the publicly listed Indeed.com, Adzuna in the UK, which has had $2.8 million in funding, and Jobandtalent, which operates in Europe, the U.S. and Latin America, and has pulled in $18.7 million in funding.   Following the news of Peter Thiel’s investment in Number26 and EyeEm in Berlin, it would appear the city is regaining some of the mojo it had a couple of years ago when just about every startup in Europe was looking at it.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5月04日
  • 硅谷
    初创企业投资分析平台Tracxn获350万美元融资 Tracxn是一个针对私人市场投资人推出的研究平台,该企业今日获得了35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SAIF Partners。   该公司透露,本次融资所获得的资金,将用于该公司的分析师团队搭建工作,他们将继续跟踪全球范围内的初创企业。目前该平台共有30名分析师,该公司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分析师数量提高到150人。   Tracxn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为前VC投资人Abhishek Goyal和Neha Singh。该公司会分析初创企业的各种数字,然后由分析师来处理这些数字,从而帮助投资人来做出投资决定。Tracxn认为将成为“初创企业信息领域方面的Gartner”。正如Gartner针对IT行业提供丰富分析一样,Tracxn针对初创企业提供丰富分析。   目前Tracxn的分析团队涵盖了多个垂直领域,例如企业设施、企业程序、技术、移动、消费者、金融科技和发展中市场等。VC可以选择她们感兴趣的领域在Tracxn上获得信息。   Singh表示:“我们的主要客户为VC、PE和企业的商务开发团队。例如,如果你想了解智能家居、分享经济或是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并且想要在这些领域进行投资,我们将能够为你提供丰富详实的数据。   目前Tracxn已经于超过50个风险投资机构达成了合作,例如Accel、Sequoia、Matrix Partners、Orios Venture Partners、Andreessen Horowitz、IDG Ventures、Menlo、Nexus Venture Partners、Norwest和Bertelsmann等。   Singh表示:“我们的分析师会针对某个领域内的所有企业进行跟踪和分析,统计这些企业在哪些方面正在尝试创新。因此投资人可以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对这个领域有所把握。我们想要填补这种信息上的空白。”   目前该平台的主要市场为美国市场,他们大部分的营收也来自于这个市场。Tracxn向他们的客户收取月订阅费用。   SAIF Partners是一家著名得风险投资机构,目前拥有4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SAIF为企业提供种子轮、早期和成长期融资,主要面对印度和中国等国的新兴企业。截止到目前为止,SAIF已经为超过40家企业提供了投资,例如MakeMyTrip、JustDial、PayTM、BookMyShow和Urban Ladder等。   (via e27, 译/快鲤鱼,转载请标明出处)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5月04日
  • 硅谷
    LinkedIn第一季度净亏同比扩大 盘后重挫25% 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消息,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今天发布了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发布后,该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25%,原因是其第二季度及全年盈利和营收展望远低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 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度,LinkedIn的净亏损为4300万美元,每股亏损为34美分,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2014财年第一季度,LinkedIn的净亏损为1300万美元,每股亏损为11美分。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57美分,符合接受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的平均预期。 LinkedIn第一季度营收为6.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73亿美元增长35%,也基本符合分析师此前预期。 LinkedIn预计,2015财年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28美分,远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4美分;并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1.90美元,也远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05美元。(唐风)
    硅谷
    2015年05月01日
  • 硅谷
    以色列数据存储初创企业Infinidat获1.5亿美元融资,估值12亿美元 提供企业存储解决方案的数据存储初创企业Infinidat刚刚获得了1.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已达12亿美元。   Infinidat由存储界的老兵Moshe Yanai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以色列城市Herzliya,现有员工200人。Yanai本人从1970年代开始就从事存储方面的工作,被认为是现代EMC的鼻祖之一。此前曾创办过另一家存储初创企业XIV,2008年被卖给了IBM。这次他创办的Infinidat依然干的是老本行,旨在以低廉价格提供下一代的企业级混合存储。   Infinidat目前申请了100多项软件专利,18个月前推出了企业级统一存储产品InfiniBox。这款产品在19英寸标准机架满配42U的情况下可支持2PB的存储,功耗仅为8KW,且宣称可用性高达7个9(99.99999%)。为了平衡性能与成本,InfiniBox结合了大量的6T旋转型磁盘与闪存(38T),且支持块存储、文件存储以及对象存储,据称现已拥有财富500强用户。   此轮融资由TPG Growth领投,此轮过后其总融资额已达2.3亿美元,此轮融资所得将用于业务扩张。   本文参考信息来源:blogs.wsj.com、storagereview.com、geektime.com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4月30日
  • 硅谷
    微软预计 2018 财年其企业云服务业务营收将达到 200 亿美元 微软今天在 Build 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该公司企业云(commercial cloud)服务在其 2018 财年的营收将达到 200 亿美元。这意味着, 微软企业云服务在其 2018 财年的每个季度的营收将达到 50 亿美元左右。这项业务包括 Azure 云服务、Office 365 商用服务等。   微软企业云服务当前的年营收在 63 亿美元左右 ,而且第一季度收入比前一个季度增长了 8 亿美元,而微软 2018 财年距离现在还有 9 个季度的时间,也就是说,微软预计其企业云业务在未来几年内的收入会以每个季度超过 10 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前速度。 因此,微软预计企业云服务会很快成为本公司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微软 今年第一季度 的总营收为 217 亿美元。   作为一家公司,微软正在努力将 Windows 和 Office 免费用户转化为 Windows 和 Office 付费用户。消费者版本 Office 365 的收入增长十分迅速,第一季度新增付费用户数量环比增长 35%。目前,消费者版本 Office 365 付费用户总数已达到 1250 万,对微软的经常性收入贡献巨大。   所以,微软的确正在向云服务转型,而该公司刚刚不过是在告诉投资者,这项业务的增长速度有多快。如果旗下企业云服务在 2018 财年的营收没有达到 200 亿美元的预期目标,外界要么会认为微软对企业云服务的发展吹嘘过度,要么会广泛质疑微软的战略。   来源:techcrunch.cn
    硅谷
    2015年04月30日
  • 硅谷
    传Salesforce在进行收购谈判,买家是Oracle还是微软? 来源:极客头条   作者:刘江主编 Bloomberg爆料说,云计算巨头Salesforce已经找了金融机构,正在进行收购谈判,但买家并未确定。公司的股票因此大涨超过10%(最高17%),市值一度超过500亿美元。   类似的传闻印象中不是第一次了,如果此次确实,将是软件和云计算历史上最大的收购。Salesforce虽然更多地被业界视为一家CRM公司(他们的股票代号就是CRM),但16年来它已经扩展到很长的产品线,包括营销、社交、客服、数据分析等SaaS服务,还有PaaS(Force.com和Heroku)。2014年营收50.13亿美元,同比增长32%,但尚未盈利。员工16000人。   最可能的买家当然是Oracle,Salesforce本来就是云时代的小Oracle,不仅公司创始人Benioff自己和高管团队很多成员出自Oracle,而且Larry Ellison也是Salesforce的最初投资人。虽然Benioff与Ellison好像这些年表面上总有些恩恩怨怨,但其实两人关系很亲,高管中不少人也都是在Oracle心生怨气过来的(比如公司的总裁兼副董事长Keith Block是被Oracle开除后加盟),但这种紧密关系却是天生的,文化上也相近。另外,Oracle也是少数掏得起钱的公司,他们有137亿美元现金。   业界评论方面,SugarCRM的CEO Larry Augustin指出,收购不会令业界惊奇,唯一的问题是,Oracle已经有三款CRM产品了,加上Salesforce就是第四款,怎么整合?我的看法是,其实不仅CRM,其他产品线这种问题也存在。但总体上,两家还是有很强的互补性。道理很简单,对于马化腾而言,虽然有QQ,但如果有收购微信(假设微信是张小龙从腾讯出去创业开发的)的机会,他会放弃吗?   VentureBeat的Andrew Jones则认为,Oracle或者其他公司收购Salesforce可能是看中了他们的市场营销云,这方面比CRM竞争少。   Business Insider列出的其他比较可能的买家包括: 手握近千亿美元现金而且越来越强调企业业务的微软,双方的合作已经非常多,而且Benioff不久前还在Build大会现场Twitter发声。这个听上去也靠谱。 Google,644亿美元现金,企业业务薄弱,但增长比较快。这个可能性其实不大,除非Google战略上真正把企业作为广告之外的另一条腿。 IBM(88亿美元现金)、SAP(50亿美元)还有其他媒体提到的HP,感觉都是想买但力不从心的主儿。
    硅谷
    2015年04月30日
  • 硅谷
    前PayPal高管推出Redesign Mobile,帮自由职业者寻找工作 自去年夏天,Rakesh Agrawal 出人意料地高调离开PayPal,而后致力于开发一个新平台,用来帮助那些像律师、会计等专业型的自由职业者找到工作。   Redesign Mobile就相当于专业人士的TaskRabbit,在其主页上会发布一系列由专业人士写的文章来介绍自己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支付一定的咨询费用来和专业人士取得联系,协商工作内容。如果交易成功,Redesign Mobile会从中抽取提成,不过并不会从自由职业者的工资中抽取费用。   Agrawal在采访中说到:“我认为工作的性质正在改变,然后现在很多工作仍然是依附于工业时代。”该项目旨在雇佣那些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在全国用远程方式办公且并非全天工作的人。   事实上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尤其还并非本地的工作是很困难的。Redesign Mobile就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   问道需要多少家公司注册到这个平台,Agrawal表示他仍在市场评估中。   此外,还有一些平台已经有了类似的功能。像Elance, 企业可以发布招工信息,自由职业者可以申请职位。不过Redesign Mobile剑走偏锋:公司和个人都可以详细考察专业人员招聘,然后进行协商。   Redesign Mobile已经向天使投资人募集到一笔资金,数目仍未公开,其中包括Kashyap Deorah,Julie Gupta(前AOL总裁),还有Ravi Narasimhan(曾在Twitter任职)。   (via VB,译|快鲤鱼,转载请注明出处)
    硅谷
    2015年04月30日
  • 硅谷
    简历分析及优化工具 Jobscan:让求职者获得面试的机会倍增 如果你申请了一家大公司发布的职位,对方很有可能连你的简历看都不看。许多人力资源部门如今都使用应用追踪软件(ATS)对数以百计的简历进行筛选。   虽然这种方法给人力资源部门节省了时间,但这同时意味着合适的申请者可能会被拒之门外,原因是他们的简历中没有包含合适的关键词。创业公司 Jobscan 希望帮助求职者找到写简历的理想方法,或者是通过 ATS 软件筛选的途径。   Jobscan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胡(James Hu)说:“有些人在一家企业工作了十年或二十年,但后来却被裁掉,或是不得不换工作。现在,他们甚至都不清楚如何找工作,因为在他们最初踏入职场的时候,他们可以写一份简历,然后寄给人力资源部门,由真正的人进行审核。但现在,你只是招聘企业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份档案。”   詹姆斯·胡之所以会有开发 Jobscan 软件的想法,是因为他曾在中国短暂工作过两年时间,但来到美国后却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花了很长时间对职位描述进行推敲,寻找可插入简历中的关键词,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但他的简历每次都石沉大海,很少收到招聘企业的回复。   Jobscan 创立于 2014 年 1 月份,目前的运营资金完全靠创始团队自筹。詹姆斯·胡创建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识别关键词过程的自动化,以提高成功获得面试的几率。大学就业服务部门的推荐信以及帮人找工作的中介机构,也对 Jobscan 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Jobscan 表示,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对超过 10 万份简历进行了扫描。   目前市面上有超过 300 种应用追踪软件系统,Jobscan 表示它的软件可以识别 90%招聘企业的关键词。Jobscan 不同于 Resumebuilder.org 等其他简历工具的地方在于,它完全专注于关键词搜索。Jobscan 会自动锁定职位描述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向用户显示这些字词出现的频率。接着,它会对比职位描述来修改简历,并给出改进意见。   在一份招聘软件工程师的职位描述中,关键词不仅包括 C++之类的编程语言,还包括与软件开发周期相关的词汇,比如“产品管理”、“产品愿景”、“STLC(软件测试生命周期)”——许多求职者以前可能并不认为职位描述中会包含这些行业专用术语,但在读了数十份乃至数百份的职位描述后,他们才考虑在自己的简历中加入这些术语。   Jobscan 的许多用户都是护士、退伍军人、软件工程师、销售人员和教师。詹姆斯·胡表示,Jobscan 目前可以处理几乎任何类型的工作简历,但 Jobscan 仍然正在对其平台进行改进,以便涵盖更具体的职位描述。Jobscan 的另一位创始人迈克尔·李(Michael Lee)曾是供职于谷歌的工程师。   Jobscan 还会继续改进其软件功能,以支持不同的语言。Jobscan 目前通过订阅套餐赚钱。用户每个月可以获得 5 次免费简历扫描,但对于失业一年及一年以上的用户,Jobscan 则会免费提供 50 次简历扫描。   詹姆斯·胡表示,Jobscan 现在的收入已经够公司维持正常运营,而且他们还拿出一部分收入开发新功能,提升其软件的实用性。他说:“我们的用户也有不太精通技术的人。有些年龄更大一些,他们有时会想要打印出简历,拿给就业培训师看一看,然后他们会商量如何对简历作出改进。”     Jobscan Helps You Write Better Resumes If you apply for a position at a large company, there is a chance that a human won’t even look at your resume. Many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now use application tracking software (ATS) to help them sift through hundreds of applications. While this saves them time, it means that promising applicants might get tossed out just because their resume don’t have the right keywords. Startup Jobscan helps job seekers figure out how to craft their resumes or CVs to get past ATS. “There are people who were working for ten or twenty years and then they got laid off or had to switch jobs. Now they don’t even know how to find a job because when they first started working, they could write a resume, mail it in and it would be reviewed by a real person,” says Hu. “But now you are just a record in the system.” Hu was inspired to develop the software because he had trouble finding a job in the U.S. after a two-year stint working in China. He’d spend hours poring over job descriptions for keywords to insert in his resumes, but rarely heard back from companies. Hu built Jobscan, which was launched in January 2014 and is currently bootstrapped, to automate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keyword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landing an interview. Recommendations from college career service department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aid people searching for jobs helped the startup, which claims to have scanned more than 100,000 resumes so far, gain traction.  There are more than 300 applicant tracking software systems available and Jobscan says it is able to identify keywords used by 90 percent of employers. The startup differentiates from other resume tools like Resumebuilder.org by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keywords. Jobscan automatically finds important terms and phrases in a job description and shows users how frequently they appear. Then it compares their resume against the description and mak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it. In a job description for a software engineering position, keywords not only include programming languages like C++, but also term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cycle such as “product management,” “product vision,” and “STLC (software testing lifecycle)—industry-specific patois that many applicants might not think to include until after they read dozens or hundreds of job descriptions. Many of Jobscan’s users are nurses, veterans, software engineers, sales staff, and teachers. Hu says Jobscan can process resumes for almost any kind of job right now, but the startup, which includes co-founder Michael Lee, a former Google engineer, is improving the platform to include more specific job functions. The software will also be expanded to include support for different languages. Jobscan currently monetizes through a subscription plan. Users get five free scans per month, but the startup gives 50 free scans to people who have been unemployed for a year or longer. Hu says Jobscan makes enough revenue to be self-sustaining and is currently reinvesting its earnings into features to make the software more usable. “Our demographic of users include people who are less technically savvy,” says Hu. “Some are older and they sometimes want to print out the results and take it to their career coach so they can work together and figure out how to improve their resumes.” 来源:techcrunch.com
    硅谷
    2015年04月27日
  • 硅谷
    甲骨文CEO再度抨击Salesforce:他们并不挣钱 BI中文站 4月26日报道 甲骨文与Salesforce的双方高管再度发生了激烈的交锋。作为行业内的两大竞争对手,甲骨文与Salesforce都有着明显的个性,双方也喜欢彼此相互攻击。当然,双方揭露的彼此弱点也都多是真实的。   上一周,甲骨文与Salesforce的激战发生在两家公司各自的首席执行官之间。《旧金山时报》的格莱格·瑞恩(Greg Ryan)和克莱格·道格拉斯(Craig Douglas)报道称,在本周波士顿大学首席执行官俱乐部会议上,甲骨文首席执行官马克·赫德(Mark Hurd)对Salesforce进行了猛烈抨击。   马克·赫德称:“他们之所有拥有非常高的收益比率,主要是由于他们并不赚钱。他们没有现金流。如果你们谈及所谓的‘现金流量乘数’,那他们就会说‘没有’。他们现在到底值多少钱?350亿美元?谁信?真是太荒谬了。有人问我相关的真实数据,这些人问道,‘你们的现金流是多少?’那我们现在值多少钱呢?1900亿美元、1800亿美元,还是其它类似的数额?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用真实的数字说话。太疯狂了,真是太疯狂了!”   当然,马克·赫德也并非完全错误。今年2月,当Salesforce发布公司年度营收为50亿美元的财报以及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尼奥夫(Benioff)时承诺100亿美元的营收即将出现时(事实上,按照合约数据,Salesforce的营收已经达到90亿美元左右),投资者为之振奋。而且自此之后,Salesforce的股价也一度上涨至史上最高纪录,而且也一直上涨,并屡创新高。不过,当时Salesforce也在财报中公布了运营亏损1.46亿美元,这一亏损主要是由于去年该公司为获取客户而在营销和销售方面花费了28亿美元的巨额开支所导致。   但是,马克·赫德也不是完全正确。赫德的此次抨击正值周三贝尼奥夫与Box首席执行官阿侬·列维(Aaron Levie)一起出席Box的大型开发者大会之后不久。贝尼奥夫称,那些在甲骨文公司的高管都“敏感”。事实上,甲骨文也是贝尼奥夫的老东家。贝尼奥夫称,“你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们是敏感的人,但是,他们的情感极度容易受伤。一旦我伤害了他们的情感,我就不得不道歉。”   或许我们错了,但我们可以猜测贝尼奥夫心有所指,主要是指他在今年2月份向华尔街分析师提及的事务。当时,他在批评甲骨文自主研发的云计算服务(Oracle Fusion Applications)时称,“他们研发了‘Fusion’服务,却将该服务弄得‘一团糟’。甲骨文一直宣称他们在云领域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它任何公司。当然,如果你从零开始,那当然就容易快速增长。”   贝尼奥夫的这番言论立即遭到了甲骨文方面的激烈回击。当时,甲骨文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直接回击称,甲骨文今年的云产品将会比Salesforce卖得更好,至少会和Salesforce一样好。(悦潼)
    硅谷
    2015年04月27日
  • 硅谷
    亚马逊首次披露云业务营收 同比激增49% [摘要]亚马逊云业务营收超过了华尔街市场分析师的平均预期,并助亚马逊冲减了其它业务的损失。 亚马逊周四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一季度云计算部门AWS营收达到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9%。这也是亚马逊首次对外披露AWS部门的财务数据。   财报显示,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度,亚马逊第一季度总净营收为22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7.4亿美元增长了15%,不仅符合公司此前自身的预期,同时也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计的224亿美元;不计入13亿美元的汇率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内,亚马逊第一季度净营收应当同比增长22%。亚马逊第一季度净亏损为570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亏损0.12美元,符合汤森路透社分析师预计的亏损0.12美元,也好于多数分析师预计的亏损0.14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08亿美元,合每股摊薄利润0.23美元。   云计算部门AWS营收达到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9%;运营利润为2.65亿美元,超过了华尔街市场分析师的平均预期,并帮助该公司冲减了其它业务的损失。   亚马逊此前一直不愿对外披露AWS部门的财务数据,这也让市场对该业务的真实规模产生了怀疑。15.7亿美元的季度营收,意味着亚马逊云计算业务领先于竞争对手谷歌和微软,上述两家公司的云计算业务营收预计要更低一些。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卡尔·科尔斯蒂德(Karl Keirstead)在最近发布的投资者报告中称,AWS的营收约为微软云计算业务营收的10倍。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周一在声明中表示,“AWS已成为年营收达到50亿美元的业务,且仍在快速增长--事实上,该业务目前正在加速增长。”   亚马逊在2006年首次推出两款云服务--租赁存储和计算机。此后,上述业务已经成为机基于互联网计算系统的通用模块,帮助了Infor、Netflix等大型企业,以及Instacart这样的创新公司。   自推出云服务以来,亚马逊一直在不断定义和扩展AWS服务。与此同时,包括微软、谷歌等竞争对手也推出了类似的项目,欲复制AWS业务的成功。不过直至最近,上述两家公司也只是开始提供与亚马逊相当的基本服务。(明轩)   来源:腾讯科技
    硅谷
    2015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