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以企业管控切入 SaaS 服务,FixNix 获 50 万美元 Pre-A 融资 于 SaaS 的企业管控 (GRC) 平台FixNix Inc. 近日获得 50 万美元融资,由 Tesla CIO Jay Vijayan 和其他四位来自新加坡和旧金山的投资人领投,估值达到 1350 万美元,同时 Jay 以顾问身份加入 FixNix 董事会。 总部位于美国的 FixNix 有着印度基因。其企业管控产品由印度专家为全球的中小企业市场量身打造,功能强大,价格是大公司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企业管控 (Governance, Risk and Compliance) 软件是指梳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业务合规和业务审计等工作进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固化和落地,实现电子化和效率化的管控系统。 FixNix 目前有五类产品: 审计管理软件,可以简化内外部审计流程,减少准备和进行审计时花费的时间与人力,自动化审计工作流。 风险管理软件,统一管理所有风险,帮助公司提出风险消减计划与管理评价,自动化风险工作流。 安全事故管理软件,在单一系统内追踪所有事故,帮助企业处理问题、投诉与故障,不需要使用邮件、表格或文件, 可以自动追踪安全事故。 规定管理软件,简化制定与发布规定的流程,基于规则的工作流和提醒会帮助规定实施,提醒管理者有未读规定,还能提醒文件所有者更新或废除规定。 资产管理软件,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所有资产,将资产集中在一处。 本次融资是这家公司成立三年以来首次发布金额较大的融资状况。去年八月,硅谷的一家安全公司曾投资 10 万美元,但是并未披露具体公司。FixNix 表示其三年间的收益达到 50 万美元,目前有 1500 个公司客户。 FixNix 曾获微软新创企业扶植计划印度 2013 挑战大赛区冠军 (4000 个公司参赛,最终产生 10 个区冠军)。 FixNix 表示本次融资将用于发展和完善 GRC 分析,以及建立 GRC 团队,在现有 15 名工程师基础上再新增 36 名工程师。 同时,FixNix 计划将其核心业务搬到钦奈,钦奈是印度的 SaaS 中心,有 ZOHO、Freshdesk、Unmetric 和 InterviewStreet 这样的 B2B SaaS 公司。 等到在几个市场站稳脚跟后,这家公司将开始 A 轮融资,表示 “淡马锡对此有兴趣,因为我们的客户新加坡政府部门推荐了我们”。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pressreader.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5147.html
    硅谷
    2016年03月28日
  • 硅谷
    背景调查技术公司 Checkr宣布获得4000万美金B轮融资 由Y Combinator领投 去年十月HRTech报道过《Checkr B轮融资3000万美元,由Y Combinator领投》,今天Checkr 宣布完成4000万美金B轮融资!(Today, Checkr is formally announcing that round: it has raised a Series B of $40 million) Check 我们曾经多次报道过,这是一家使用技术驱动的背景调查公司,通过给客户提供API的方式让客户轻松的使用Checkr来完成员工的基本背景信息核实,如犯罪记录,家庭住址,SSN,信用记录等信息,可以通过Checkr简化入职流程中的审查环节,而像 Workable 和 Zenefits 等 HR 管理工具也能通过 API 接入 Checkr。 融了这笔钱,其法国籍的CEO Daniel Yanisse 表示将用于继续投入产品开发,扩展新的销售团队以及扩展到更大的市场。目前他们的业务仅限于美国和加拿大,更多的对手像传统的强大的调查公司 SterlingBackCheck, HireRight, and First Advantage,当然也有新的竞争者Goodhire 等。 Checkr 这家公司发展非常迅速,HRTech曾经到过这家刚开始只有5个人在阳谷县的办公室,2014年下旬当时刚刚获得10万美金的天使资金。一路发展过来,速度很快,也非常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 在中国背景调查希望做到这样的便捷基本不容易,基于各种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公开;随着个人征信的牌照越来越多或许是有更多的机会。国内有一些公司基于社交网络信息抓取候选人的情况作出判断,这个方面Checkr 表示会考虑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基于道德的因素暂未开展(听起来很汗颜。。。哈)。 Checkr 发展很快还有两个核心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其技术,第二个就是一开始就收费 25美金/人,类似美国的二手车Carfax收费。同时美国的自由职业者非常多,很多公司对这样轻量级的背景调查需求很旺盛! 总之我们很看好! 中国哪家会跟上?
    硅谷
    2016年03月25日
  • 硅谷
    云端文件多乱杂?Mohiomap出手帮你打理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 编译:蔡怡然   虽然大多数的创企都认为他们所做出的创新能够完全取代以往的方式,但事实上在通常情况下,用户们只不过是把他们当作一个又一个出现的新兴企业中的其中之一罢了。社交媒体平台也会产生同样的情况。   还有一个更为形象的例子能够说明用户的喜新厌旧:云储存服务。不过,在云储存服务方面,有一个帮手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Mohiomap。   请用一分钟好好回想一下你到底使用了多少个云平台来存储你的文件。除非你有特别优秀的归类整理的能力,不然你的各类文件肯定是分散在邮箱云端、Google Drive、Evernote和百度云等各大云平台中。你大概自己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使用这个平台提供的云服务而不是用另一家平台的,但事实上你只是没有把所有平台的存储信息进行规整而已。   而你不去进行这项工程浩大的归类整理活动可能正是因为其巨大的工作量。去浏览并整理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存起来的文件就好比要收拾卧室那个可以随手放置各类物品的床头柜一样。不能否定的是,这些文件中肯定有一部分时至今日依然能具有一定的用武之地,但剩下的那部分可能早都过时了。坦白来讲,又有多少人能够有那份闲功夫去对收藏的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呢?   所以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忽略掉这一项工作。注册一个新的云账户看似会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只不过是又给我们的床头柜加了一层抽屉而已。谢天谢地,在我们对云空间的管理正焦头烂额之时,Mohiomap横空出世了。它并不是通过为你提供更多的云储存空间来解决你的问题,而是帮助管理你的云空间——甚至更有趣的是——让你分散在各个账户中的文件都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为了更清晰的为大家说明Mohiomap的工作原理,我们就举一种生活中一定会经历的情况来加以说明——那就是在自己庞大的储存空间中翻箱倒柜地找寻某一个文件。它在Slack里面吗?我难道把它存在DropBox里了?还是分享到Google Drive?不不不,这些里面都没有!这种状态足以让那些以高效率和高生产率著称的数字专家分分钟抓狂到把自己的MacBook从窗户里扔出去。   但有了Mohiomap后,所有的文件夹和文档都能通过一种思维导图的模式被展现出来,不仅能让你看到文档之间的关联、文档所在的位置,还能显示出文档的访问权限——甚至对文档访问频率最高的用户也能被显示出来。这简直是那些在密密麻麻的列表中找寻自己所需资料的困难户的福音。   Mohiomap所提供的导图不仅能够显示出文件的确切位置,而且能够告你该如果运用并处理这些信息。比如说,有一些文件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那么你大可不必花钱把它们储存在Dropbox里,而可以把它们储存在免费并且期限长的Google Drive里。不仅如此,你还可以使用“筛选”和“搜索”功能快速地查找你所需要的文件,不用再在浏览器和应用程序之间来回切换了。   所以为什么你还要在那么多的储存系统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查找呢? Mohiomap打造的云储存导图,不仅能为你节省时间,还能为你打造一个归类分明、位置清晰的云空间。一起来使用吧!
    硅谷
    2016年03月24日
  • 硅谷
    云适配发布办公浏览器 Enterplorer,帮大企业做移动办公或是一门好生意 今日,云适配正式对外发布办公浏览器 Enterplorer。   云适配总体定位就是帮助企业做移动化。企业移动化的需求在两方面,一个是对外的网站,另一个是对内的职能平台(像 OA 等)。至于前者,云适配此前一直发力在做,可以用一行 JS 代码将 PC 网站实现移动化,不过这里的移动化指的是 HTML5,而不是 APP。关于对内职能的移动化,就是办公浏览器 Enterplorer 要做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要做 Enterplorer,云适配创始人兼 CEO 陈本峰强调了几点逻辑: 首先是市场。企业对外的 PC 网站往往只有一个介绍页面,不会承载过多内容,所以做移动化的市场空间也相对有限。并且,去年开始市场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聚焦移动办公。   其次是定位。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 2.5年,而美国在 13年,这 2.5年 是否能支撑得起一个商业模式还是问题。而大企业内部一定具有一套成熟的定制系统,不是任何通用的企业服务提供商可以满足,企业更有付费意愿去将自己已有系统移动化。   最后是基础设施。企业内部应用多有弹窗、表单等交互设计,相较于静态的图片文字型网站,移动化技术复杂很多,云适配已有 3年 的技术积累,有能力去做移动化。加之,网络的带宽、手机硬件的速度等基础设施都已经成熟。   说到移动化,传统思路就是自己开发 APP,但这样需要改造整套系统的后台,才能开发出能够调用的数据接口,导致失败率很高,交付时间也过长。而像是百度转码等,原理是在服务器端改写,改完之后很多交互设计就不能使用,只适用于静态页面。   所以,云适配的思路是改造了浏览器的内核。Enterplorer 通过全球独创的 “双渲染引擎” 技术,能够快速实现应用系统的移动化,让企业摆脱开发过程中对原有系统 API 的依赖。陈本峰告知,平均移动化交付可以压缩在 1 周左右。 Enterplorer 可以融合所有的企业级移动应用形态,包括 CRM、OA、IM 等,一次登录访问所有系统。另外,Enterplorer 内置安全沙箱、缓存加密、Cookie 加密、VPN 安全通道等,保证企业数据安全。     至于收费,云适配则是采用 SaaS 模式,按照使用人数收费。据悉,目前已有 10 多家付费企业,包括中国普天、中国化工、金龙集团、金山软件、科大讯飞、光明网等。   来源:36氪 ,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4827.html
    硅谷
    2016年03月22日
  • 硅谷
    Evernote重组高管团队 CEO欲带队冲出营收下滑泥潭 来源:DoNews (记者 安宏)   在经历营收下滑、高管出走和全球裁员等一系列动荡后,Evernote正在新晋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奥尼尔(Chris O'Neill)的带领下走出泥潭,试图重现“独角兽”昔日的辉煌。   日前,克里斯·奥尼尔宣布已建立一支由7名高管组成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包括谷歌、Skype、惠普、罗技、微软、摩托罗拉以及VMware等“超级”公司。而此前辞退的一批高管也是为新成员让位。   新高管团队的主要成员包括:埃瑞克·沃洛贝尔(Erik Wrobel),出任公司产品主管;雷蒙德·唐(Raymond Tang),出任公司中国市场业务主管;安德鲁·马尔科尔姆(Andrew Malcolm),任公司新营销主管;本·麦考马克(Ben McCormack),任公司新技术运营主管;纳特·福丁(Nate Fortin),任公司新设计主管;米切尔·瓦格勒(Michelle Wagner),任公司新人力资源主管;阿兹玛特·阿里(Azmat Ali),任公司新品牌主管。   缺乏持续盈利模式的纯工具类应用往往难以为继,而作为该类应用的代表,Evernote的商业化之路也是这一领域的典型缩影。早在2012年,Evernote的估值一度高达20亿美元,去年,Evernote的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5亿,但进入去年秋季,Evernote开始遭受到业内的屡屡唱衰,主要原因在于其业务营收的增长乏力。   去年9月,Evernote宣布在全球裁员13%,并关闭3个办公室,借此削尖成本,打造“规模更小、更专注的团队”,强化对重点业务的关注。   2015年7月,Evernote联合创始人菲尔·利宾(PhilLibin)正式宣布辞去公司CEO一职,改任公司执行董事长。Evernote同时宣布,将任命前谷歌高管克里斯·奥尼尔公司新的CEO,2015年7月27日生效。(完)   以下为奥尼尔重组高管团队的相关声明部分内容: 沃洛贝尔将负责我们的产品团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将充分发挥在产品管理方面的20多年的经验优势。就在加盟我们公司之前,沃格贝尔还担任VMware公司负责产品业务的副总裁,在VMware公司,他开启了云管理产品线并与顶级的技术工程团队密切合作。他将大量的技术经验和对业务的深入理解带到了Evernote,这些能够指导公司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   在中国市场,我们已经拥有1600多万注册用户,而且还拥有一项名为“印象笔记”的独立运营业务。雷蒙德·唐将作为我们中国区业务的新主管,他拥有20多年的技术行业经验,曾在诺基亚和微软这样的知名科技公司工作。雷蒙德·唐与多个部门协作的能力对我们中国市场的业务增长以及规模化经营这些业务都将非常必要,从而将公司各个部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此确保我们是Evernote整体团队。   在营销方面,马尔科尔姆既有一股闯劲,又善于思考。在他任职的100多天时间里,他在推广公司品牌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弄清了新兴市场的发展趋势、更新了我们的营销基础架构、同时还帮助用户更加快速地发现Evernote的价值。马尔科尔姆此前曾在Skype工作多年,带领Skype公司实现了用户增长40%的业绩,他的加盟将为Evernote实现高速增长提供强力的基础。除此之外,他也曾在技术投资公司银湖(Silver Lake)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一经历也让他在掌握市场发展动向方面掌握了诸多经验。   我们的新技术运营主管麦考马克大量的职业生涯都是在打造和经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以此支持多样化客户群体的需求。他在云计算业务也有着深厚的经验。在加盟Evernote之后,他将把他的经验带到公司,从而帮助公司勾画我们服务的未来蓝图。   优质的用户体验往往从优质的设计开始。福丁已经开始加大力度重点打造我们的设计团队,并定其从用户那儿获得反馈,推动用户进一步关注和参与Evernote的体验。福丁此前曾在摩托罗拉工作,主要负责移动设备市场的设计业务,他在此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将利用这些经验来推进Evernote的发展。曾经名噪一时的Moto X手机Moto 360智能手表都展示了福丁以内容为导向的设计风格。   这些新招聘的高管负责人,他们首先也是我们团队的成员。通过这些招聘措施,Evernote正在打造一种有组织的创新和面向未来的文化,这种文化将帮助员工尽力工作,并为公司增加推动业务增长的能力。作为我们的人力资源新主管,瓦格勒将利用其在多家软件公司的20多年从业经验,帮助我们培养和发现业内最优秀的一些人才。   最后,阿里也加盟Evernote,担任公司品牌组织业务主管。阿里在惠普和罗技等知名科技公司建立了20多年的营销经验,但是,他在初创型企业方面的经验也非常显著。我满怀信心地期待他在我们公司的优异表现。   除了上述高管之外,我们团队的优秀高管还包括塞斯·希特琴斯(Seth Hitchings)和杰夫·索特斯(Jeff Shotts)。希特琴斯是一位已在Evernote工作6年之久的资深人士,担任公司工程部门的负责人,而索特斯则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他们将携手公司的其他员工,共同确保我们顺利地将指挥棒移交到这个新一代的高管团队之手。此时此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金全)
    硅谷
    2016年03月21日
  • 硅谷
    企业文件管理商M-Files获3600万美元B轮融资,文件夹式结构会消失吗? 在传统的文件夹式系统中总会出现无法管理的文件夹,关于这个问题,之前报道过初创企业 M-Files 获 600 万欧元融资,M-Files是企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M-Files 昨天宣布获得 36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PartechVentures 领投,Finnish Industry Investment 和 Draper Esprit 跟投。   相比传统的文件夹结构的文档管理系统,M-Files 采用了元数据结构模式,用户根据相关性,能够快速方便地找到信息。M-Files 内容管理办法不关心文档或者内容的存放位置,无论是放在本地还是云端或者两者兼有均可,因为它是基于文档内容进行信息管理的。此外,M-Files 还能帮助公司便捷地整合核心业务系统,比如 CRM,ERP 和 HR。   Partech 普通合伙人 Bruno Crémel 表示,此轮投资的原因除了 M-Files 表现优秀之外,还在于 M-Files 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未来的文件管理和企业内容管理 (ECM),这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市场。   M-Files 的业绩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发展,六年间复合增长率为近 1,000%。新一轮融资进一步促进销售与市场活动,帮助进入北美、欧洲、中东、非洲、亚太等地区,该公司还将扩展其全球伙伴网络,M-Files 目前在 100 个国家有超过 450 个伙伴。在中国,M-Files 与上海凯德公司合作,成立凯德云 M-Files ,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   本文编译自:cbs8.com
    硅谷
    2016年03月21日
  • 硅谷
    行业培训将迎来巨变:AR/VR颠覆传统培训? 本文文字内容摘自:原作者 K.R. Sanjiv。 K.R. Sanjiv是Wipro 公司(一家提供全球信息技术、咨询以及外包服务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拥有超过 25年 的 IT 企业从业经验,涉及咨询、应用程序开发、以及跨行业的技术开发等多方面。   在拥有增强现实技术(AR)以前 我们很难真实再现某些特定的工作场景,使之服务于培训 一个实习医生可以阅读所有他喜欢的专业书籍,并观察其他外科医生的实际操作,但这些都无法让他获得在手术室里亲自操刀的感觉。 危险性行业的工作场景通常难以模拟,哪怕是目前最先进的 2D 模拟器也未能真实地再现出周围的环境氛围。这一局限性成为了虚拟技术在某些企业应用中的一大障碍,比如资源开采行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历史上这些行业的死亡率为何居高不下。) 不过,现今技术的发展为以上难题的破解提供了两种途径: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 VR)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以下简称 AR) ▲VR:完全进入虚拟世界 ▲AR:虚实结合,技术难度更高 AR/VR 培训的优势 VR 和 AR 两种技术经常被混淆,但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VR 倾向于打造出全真浸入式的虚拟空间,而 AR 通过添加标签、说明、三维图像等虚拟元素,把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元素叠加到了用户的视野空间内。 事实证明,无论是医疗保健还是资源开采行业,AR/VR 技术的应用对其发展大有裨益。早在 2014年,石油公司就开始使用这种技术来培训石油钻井工人。以前石油公司只能通过 PPT 演示文稿来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现在它们可以模拟工作场景,使工人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工作进程。医疗卫生部门也纷纷效仿,医院现今使用 VR 技术提供模拟场景、用AR进行工作培训辅助,从而指导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功能复苏、Foley 导尿管插入等操作。   ▲AR:医疗场景的“即学即用” 这些行业受训的人员不必置身于充满风险的真实环境中,就可以在 VR /AR 技术模拟出的场景中反复练习相关核心操作技能。不仅如此,在虚拟现实(VR)技术提供的平台中动手进行 “实际” 操作;用增强现实(AR)眼镜面对真实物体进行“即学即用”,学员们更能获得第一手信息,而不用再去依赖操作手册这些纯理论了。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早已被许多行业公认,但现在有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进行更多抽象领域的学习。 在 VR 和 AR 平台中,用户可以根据个人掌握的程度,重温复习或加快学习进度,这样我们就能持续专注在培训学习上。不过,为什么这项技术还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呢? 目前面临的挑战 成本是广泛推广所面临的主要的障碍之一。目前,一套 VR 设备的成本上升到 3000 美元之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虚拟设备供应商进入市场,这一局面正在逐渐改变。 Facebook 最近联手三星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一套 VR 系统。微软则推出了一款名为 HoloLens 的AR眼镜,国内青橙视界亦推出一款AR智能眼镜和工作辅助系统,工程师进行维修的时候,可以通过AR智能眼镜同步看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图纸,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谷歌宣布重新启用自家的 AR 眼镜,并更名为 “Project Aura”。谷歌还推出了一个平价的 VR 系统:Google Cardboard。这些都预示着 AR/VR 的培训被认可并卓尔有效。   ▲AR:工程师利用AR技术辅助检修培训 此外,VR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目前,不少 VR 设备使用超过一小时, 用户便开始感到头晕不适。针对这一情况,开发人员已致力于研制相关解决方案。这项技术还处于临时过渡期,一些虚拟现实设备使用时间略长便会引起 “VR 晕动症”。 而显然AR技术相较VR则在这方面领先,基于现实场景使人的大脑可以相对明确进行判断,据了解,REALX(青橙视界产品)已经解决这方面问题,使智能眼镜可以稳定、持久携带,并且视野清晰。 当然,目前VR技术还不可以提供全真浸入式模拟体验(相较之下AR则没这个问题),因为它只能作用于我们的两项感官——视觉和听觉,其所提供的模拟程度是有限的。但这不应当成为虚拟现实技术推广应用的 “拦路虎”。 企业应用实例 资源开采、医疗健康作为最能感知市场的代表行业,AR/VR 技术最先在这两个领域当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现在其他行业也纷纷加入。美国目前有四支 NFL 美式橄榄球队通过 AR/VR 技术来分析本球队以及对手的训练比赛情况,以此来提高成绩。 通用汽车公司是另一家早期应用该技术的企业。他们使用 Google Glass (注:谷歌的AR智能眼镜)对工人实时培训并提供即时反馈,同时在 Google gadget 上查看相应的实况展示。培训因此被重新定义: 由 AR 技术提供上下文信息 / 操作流程提示,模拟出真实的工作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受训学员尝试进行该领域的复杂操作。   ▲青橙视界:国内首家将AR技术应用于航空飞机维修 青橙视界亦是中国大陆首家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航空维修领域的公司,并构建了基于AR技术的整套工作辅助和培训系统(PSS),航空公司的工人使用RealX智能眼镜进行工作辅助,指导工作步骤,通过三维图像提示操作,并通过智能眼镜反馈工作成功,形成大数据,从而改善航空维修人员外勤工作效率,解决培训、管理与经验性难题。 在德国,国家铁路公司应用 VR 技术为他们招聘人才。应聘者有机会先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工作实况,然后再申请职位,这样一来企业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优势。该公司认为,VR 技术的应用将帮助公司内部老员工体验未来的工作场景,从而更好地自我提升,应对新的挑战。 在澳洲,VR 技术为澳大利亚知名的 AGL 能源有限公司在培训方面提供了若干种可能性:为新员工提供公司生活的体验,同时提供员工学习与发展的培训,开设实况安全教育等课程。 从以上诸多员工培训应用实例中可以看出,毫无疑问,AR/VR 技术对于未来的企业至关重要。比起传统的培训机制,应用 AR/VR 技术进行培训会更加有效,技术的成熟也让应用变得可行。 创新型企业将通过 VR/AR 培训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超越对手。
    硅谷
    2016年03月20日
  • 硅谷
    在美国参加了3天SaaS会议,我看到了中国企业服务市场3-5年后的未来 “转载自微信公号:硅发布(Guifabucom),已获硅发布转载授权;” Founder/VC 栏目第 31 期,本文作者:云思科技(CloudXink)创始人兼 CEO 宗瑞兴,前新浪网市场与商业分析执行总监。   2016 年春节期间到旧金山参加“SaaStr Annual 2016”,三天会议期间,每天写了一篇文章,并发布到朋友圈,不过这 3 篇文章不是很系统,这里把 3 篇文章汇总成一篇,作为这次行程的总结。 SaaStr.com 是个在美国 SaaS 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在线媒体和社区,创始人 Jason M. Lemkin 是连续创业者,对 SaaS 有很多独到看法。2012 年开始时还只是个对外传递观点的 Wordpress 网站加上一些 Quora 问答,后来慢慢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 SaaS 在线社区。 SaaStr Annual 则是 SaaStr 举办的一个大型会议。去年第一年聚集了 2000 多名 SaaS 公司高层,而今年第二届,参加人数约在 5000 人左右,会议主题安排非常明确:产品、企业发展、投资、销售等,基本上每个场地每半天是一个明确主题,而且其中安排了一些投资人见面环节,创业公司可以提交商业计划书,申请和投资人见面。 这个会议中,现场讨论形式要比 PPT 演示更多。很多情况下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主持人(SaaStr 创始人、媒体、投资人或公司高层)和嘉宾进行某个主题的讨论。这种形式对英语考验非常大,不像有个 PPT 基本上就可以理解演讲内容。当时我录了很多现场录音,没听清的回来慢慢听。 一个非常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 3 天下来没听到一个以做推广为目的的演讲,基本上每个演讲都是谈经验、观点、讨论,用我们话讲,都是“干货”。国内相当多行业会议讲来讲去就成了软性甚至硬性宣传了。 这个会议的参加人和影响力,基本上还在美国范围,当时见到了几家总部在印度的公司,也见到了些从印度来的参加人,但没遇到另外有从国内去的人。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会议比较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SaaS 业务地域性比较强。不过,我这次参加下来觉得收获非常大,如果要了解新进展,到这种汇集了全球最多、最优质行业资源的地方,还是能够非常好拓展视野。就这次参会感受,我想有下面几点: 美国 SaaS 已形成非常庞大且丰富的生态体系 这次会议上看到很多非常大的 SaaS 公司,有很多有十多年历史,有部分已经上市或获得非常高估值,比如 Salesforce、HubSpot、ExactTarget、Marketo,这些公司已经发展到很大。 同时市场上有大量新 SaaS 公司与大公司间形成竞争或协同的丰富关系。在会上见到很多小型公司,大部分公司产品非常聚焦到某个具体功能点,一点做到非常极致。如果把这些公司大略分一下,我觉得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一类是大型通用型 SaaS。这些企业的功能并不局限到某行业或某个具体功能,而是为企业提供比较全面的 SaaS 解决方案,而且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已经形成一定平台效应,很多企业基于他们进行服务。 比如 Salesforce 不但提供 CRM 服务,还通过自建或收购对客户提供分析、社会化媒体监测、销售机会挖掘等服务。这次会议上,Salesforce 在大力推广他们 SaaS 联盟,希望 SaaS 企业加入他们平台。除在营销方面,我看到 HR 领域也有非常大 SaaS 企业发展起来。未来在一些企业基本运营层面上,会形成一些大规模的 SaaS 企业。比如从事法律服务的 SaaS 企业,也是有可能成长为这个领域的巨头。(美国法律行业非常大) 第二类是聚焦一点的通用型 SaaS。这种企业产品只专注在某个具体功能,具有行业普适性。比如一家数据分析公司,提供基于 CRM 数据分析工具(Salesforce 有投资);提供视频 Demo 的分析工具的公司;提供网站用户互动工具的公司;只针对支付数据进行分析的公司。 看下来,这类公司中做数据分析服务的是最多的。很多这样的公司都是依附于其他 SaaS 的数据或业务,并为 SaaS 提供服务,以一种中间件形式存在(我感觉还是应该算是 SaaS 而不是 PaaS 业务)。他们的存在让整个 SaaS 生态效率大幅度提升。这种企业可能规模不一定很大,我估计有些会独立发展,有很多也可能会被大公司收购。 第三类是垂直型 SaaS。这次会议上见到的垂直 SaaS 不多,但我了解到很多专注于某一行业的 SaaS 在美国发展非常好。比如 Veeva,一家服务医药公司的 SaaS 公司,为大型医药公司提供 CRM,研发流程等方面的服务。2007 年成立,2013 年在纽交所上市。我看到 Gartner 一个统计,全球软件行业中,27% 是垂直领域的软件应用。随着 SaaS 发展,预期未来会有更多行业的流程、软件向云端转化。 SaaS 在美国已经大小通吃 美国大型企业对 SaaS 的应用已经很成熟。感觉国内 SaaS 还是首先针对的是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应用云服务的确会有很大障碍。但是从美国发展看,未来“云”会大小通吃。 第三天的会议主题是企业如何应用 SaaS 服务,在上面看到像 Adobe、Intel 这样的大型公司都已经(至少是在某些环节上)形成体系化的 SaaS 应用方法论。他们分享了如何将不同 SaaS 应用进行组合,如何提升业务人员应用能力,可以看到他们应用已经非常深入。 在同 SaaS 公司接触过程中也感受到大型企业对 SaaS 的应用。在现场和很多家公司进行沟通,好几家公司都提到既服务大企业也服务小企业。有家公司开始面对中小企业,但他们一些客户快速发展成大型企业(客户是互联网公司),他们产品和服务也跟着做起来了。 中小企业对 SaaS 应用也非常普遍,特别是 SaaS 的发展对自己这个行业有“反哺”作用。所谓反哺,就是很多 SaaS 企业发展起来,同时他们也有企业服务需求,有很多 SaaS 公司就定位于 SaaS 公司,也得到非常好发展。 对于是否可以同时服务于大型和小型企业这个问题,沟通下来感觉答案是可行的,但最终取决于公司战略和产品特点,对不同企业,答案可能不一样。有的公司回答说:他们产品是非常标准化的,不管小型还是大型企业,可以同时满足他们需求,比如一个为网站提供网站上的用户沟通工具的公司。也有公司会提到,他们会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满足大客户需求。 投资方仍旧非常看好 主会场有一天是投资人专场,几个非常有影响的投资公司对 SaaS 行业发表了看法,这些公司都投了很多 SaaS 企业,虽然那几天美国股市特别是科技股大跌,但他们还是表现了对 SaaS 领域的乐观。 首先,他们认为 On Demand 是整个社会大趋势。比如 Uber,实际上就把租车服务做成了“云”,就像有个司机在你旁边等着服务你一样,你需要时马上就来。软件、服务趋势也是可以 on demand,那么就是进入云端,成为 SaaS服务。 其次,虽然美国 SaaS 已经发展相当长时间,但仍旧有巨大空间。有投资者提到目前只有 2% 的软件 SaaS 化,未来将有大量软件走向云端。 第三,过去经验表明 SaaS 投资情况回报良好。一家投资多家 SaaS 公司的投资公司提到,他们投资的 SaaS 企业收益率是其投资公司平均收益率的 6.7 倍。 第四,近期美国股市以及科技股有很大波动,出现价值回归。投资方认为 SaaS 类企业如果健康,经过初期投入阶段,可以带来很好现金收入。投资方也认为 SaaS 企业应该扎实做好自己业务,给客户提供价值,其价值也会被认可。 数据,数据,数据 这三天下来感觉 SaaS 就是个数据生意。SaaS 特点是业务流程都在网上,运营者可以收集到客户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深入分析可以指导业务不断优化,这种模式是离线服务或传统软件无法媲美的。这就类似传统商业和电子商务的关系。相对传统业务来说,也可以说 SaaS 是一种具备学习能力的“智慧产品”。 基于 SaaS 这种特点,衍生出了大量数据分析应用。在现场展台看到最多的 SaaS 服务就是做数据分析的,基于 CRM、支付、客户服务和沟通数据、邮件等等。很多大型 SaaS 应用的核心功能也是数据分析。 对于美国的 SaaS 使用者来说,也非常深度地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在会议过程中,a/b 测试是个高频词汇,而且会从很多负责销售的人,而非做分析的人嘴里说出来。SaaS 客户在介绍经验过程中,会提到很多数据驱动的运营方法和技巧。在数据应用方面,感觉中国和美国差异的确非常大。 在 SaaS 环境下,数据开放性非常强。SaaS 间相互打通,数据流转、应用在不同场景。这样的好处是客户可以将各类应用进行灵活组合,很多企业在不同业务环节采用不同 SaaS,形成一套组合拳,能充分利用各个应用优势。这种 SaaS 的网络效应左右是非常大的。 数据在中国,我觉得数据对接状况和美国差异很大。我想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 SaaS 生态不丰富,互相之间无法对接,只有自动化、标准化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让数据流动和应用起来。随着 SaaS 的丰富、未来数据打通情况会更普遍。第二个是商业环境和文化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公司对数据的把持,比如 PayPal 的数据就可以通过接口在企业授权的情况下与 SaaS 工具进行打通和分析。我不是很清楚企业是否可以将银联数据或支付宝做类似应用。数据流转起来,效率提升,能够增加大量社会价值。 SaaS 的商业逻辑 SaaS 产品具有自己特点和商业逻辑,美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摸索很多年,很多经验和方法论我们可以借鉴。 SaaS 特点是初期投入大,经过一个比较长投入后,如果发展良好,会有丰厚回报。由于 SaaS 的收入模型是按账户、时间、等级等收费,开始时客户基数小,但初期投入不小。即使看到客户数量和客户在快速增长,也可能在相当长期内亏损。经营者和投资方必须正确判断亏损实际情况。 SaaS 的业务运营已经有一套非常清晰的商业逻辑和分析指标。投资人、销售负责人花大量时间分析 ARR、CAC 等指标,并形成通过这些指标判断一家企业表现,或优化运营的方法论。很多数据分析类的 SaaS 工具,也是围绕用户以及这些指标来设计的,可以帮经营者分析并优化关键业务指标。SaaS 是非常数据驱动的一种业务形态。 销售是 SaaS 的发展引擎 不同于 to C 产品,销售在 SaaS 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SaaS 产品往往不是技术驱动,其技术门槛不是很高,而商业模式设计和销售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有个投资人用“空气”来比喻 SaaS 销售的重要性,销售对 SaaS 来说不是水和食物,而是空气;没有水和食物几天会死掉,没了空气几分钟就会丧命。 SaaS 和传统软件不同一点是客户续费率非常重要。SaaS 产品的销售分成三个环节:Marketing、Sales、Post-sales。SaaS 商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增加客户生命周期价值,而非一次性交易价值。 第一次往往无法收回成本,因此如何让客户续约就成为关键。SaaS 公司都会专门部署一个 client/customer success 团队,负责客户的持续采购。这个部门经常会独立于销售团队,有些公司直接汇报给 CEO。这个角色和传统软件或产品的售后服务角色不同,续费率高低可能直接影响 SaaS 业务的生死。 自动化与人 SaaS 在商业运作中的大量应用将提升企业运作效率,让工作人员更轻松。在 SaaStr 会场看了几个营销类 SaaS 产品演示,包括 leads generation,与客户的多渠道沟通,邮件整合与邮件营销自动化,customer scuess 软件等。 由于我们自己也会做很多营销和推广工作,感觉如果使用上这些自动化工具可以大幅提升效率。国内自动化工具使用还不够普遍,未来 SaaS 在中国企业的大量应用,会很大程度提升中国企业运作效率。实际上早应用这些工具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竞争优势。 做到流程自动化之后,SaaS 会更智能。比如 EverString 等公司基于企业数据进行购买需求预测。但未来像 EverString 这种带预测能力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这类应该还是会从美国这样的国家先发展起来,因为完善的数据是这类应用的基础,中国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 对于效率问题,这次到美国有很多个人感受。这次来旧金山和硅谷接触了不少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工作经验的人,明显感到美国工作节奏要比国内慢,即使在美国互联网公司中。但由于整个商业运作的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合作者专业性高,其效率可能是比我们更高。 我说起来国内的 “996”(一些互联网公司早 9 点上班,晚 9 点下班,每周工作 6 天),很多人都吓一跳。而中国互联网(和其他很多行业)实际上在用人力(人的生命)来弥补由于系统和环境造成的低效。在斯坦福和旧金山到处看到锻炼的人。如果早回家,回去读书、发展自己兴趣、锻炼,生活品质提高,其产出效率也会提高。 SaaS 的冲击 云服务给企业提升效率同时,也会对很多岗位产生替代。一方面可能会替代掉 SaaS 应用方的一些岗位;另一方面,会对一些提供相关服务的传统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SaaS 的本质和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是一样的,商业世界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可以称为是“商业自动化”的过程。SaaS 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对工作岗位的“挤压”。很多简单重复性工作可能被 SaaS 工作替代。如果 SaaS 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可能对更多岗位产生替代作用。机器代替或部分代替人工将是趋势,不过由于中国近期人力成本相对还是比较低,这个过程比发达国家会稍微慢一些。 另一方面,SaaS 会对提供类似服务和产品的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从相对发展更早一些的 IaaS(基础云服务,比如亚马逊和阿里云提供的存储、计算服务)看,其对传统服务器、存储和基础软件产生了巨大冲击,IBM、HP、Cisco 等公司的大量裁员,重要原因是基础云服务的发展。企业建立网站或互联网应用,已经不需要自己购买服务器、存储设备、租用 IDC 了,只要在云服务平台上进行租用即可快速建立自己的应用。 而 SaaS 是建立在 IaaS 基础之上的,随着各个行业 SaaS 的发展, SaaS+人 SaaS 只是一种工具,要产生效果还需要人的有效操作。在会议期间,看到很多应用 SaaS 的企业已经积累大量经验。从应用 SaaS 的销售团队组建、业务流程,到自动化邮件的具体写法。 比如 Cloudera 的 global sales 的 VP 分享一个案例,在和一个客户邮件沟通过程中,按次序发了三封邮件,这三封邮件如何写可以提升转化。SaaS 邮件发送功能可以自动化,但是邮件的发送策略,不同内容的对比测试和优化方法,还需要有经验有想法的人来实现。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SaaS 的应用需要对数据有深刻洞察和应用能力的人。会议上的 SaaS 供应商和使用者都一再强调数据收集、处理、测试等数据应用。SaaS 特点是把流程线上化、云端化,就积累了大量有价值数据,这给数据驱动的运营提供了条件。中国企业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比较差,这对我们是个挑战。 目前 SaaS 在企业内应用相对较少,但近一年来,越来越多企业看到 SaaS 价值。但开始时会“唯工具论”,认为只要应用了 SaaS 工具就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很多企业可能由于使用能力不足造成应用效果比较差。在国内有些 SaaS 应用有可能走工具+服务/咨询的道路,也会很多基于 SaaS 的咨询或执行类公司产生。中国的这种情况,也会是很多国外 SaaS 企业进入中国的障碍之一。 通过这个会议看到了中国企业服务市场 3-5 年后的未来,云服务将给企业服务和软件行业带来一场革命性变化。在这大趋势当中,传统企业面临挑战,但同时也有巨大机会。懂得商业逻辑、有商业服务能了的企业和个人,结合云计算技术,将创造巨大商业机会。
    硅谷
    2016年03月20日
  • 硅谷
    Slack成为“独角兽”的真正原因 “转载自微信公号:硅发布(Guifabucom),已获硅发布转载授权;”   最近国内不少 SaaS 创业者在问 Slack 实际使用体会,独角兽 Slack 是个致力解决创业公司内部沟通、杀死电邮的企业级应用。以下文章,来自 Fileboard 市场和产品发展总监 Satya van Heummen,是分析 Slack 比较好的一篇文章。 Slack 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这点对一个 SaaS 公司不可思议,短短 2 年就发展起来,也难怪大家都在研究如何为自己赢得这样的成功,但是如果我们看市面上已经有的分析: 第一种,将其归功于 28 亿美元的秘密武器,在 Metalab 的 Andrew Wilkinson 帮助下像病毒一样扩散。Metalab 是家设计机构,帮 Slack 创始人将他代码转化成有趣产品。作为一个设计师,Andrew 结论是:Slack 注重设计,无论看上去、听上去或感觉上,Slack 都和其他无聊竞争对手不一样,所以 Slack 有很多用户,使它成为“独角兽”。但据我所知很多创业公司看上去、听上去或感觉上都比他们竞争对手特别,但最后都以惨败告终。 所以不久后第二种分析出台:Slack 竞争对手 Hipchat 设计师提出:设计不是 Slack 秘密武器,而是它设计、产品、时机、团队、炒作和市场营销使它成为“独角兽”。这种说法将 Slack 的成功归结于运气,认为只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之后 Slack 创始人自己讲了经验(必读):从一无所有到上亿美元,堪称史诗般的启动策略,结论是:Slack 所以成功是因为团队非常聚焦于教育、用户反馈、用户满意度和计量分析。 我认为上面分析统统不够精确,它们显然没错,但都太笼统。我们使用 Slack 已经超过一年,公司内部交流基本都靠它,现在让我来告诉你 Slack 成为“独角兽”的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 有一天,一个新成员加入我们公司,使用 Slack 不久后,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嗯…我想回复之前一条评论,那个评论是 Satya.Vhs 在 5 月 9 号发布的,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所以,是没办法回复吗?还是他的评论就是条长长的线?” 这让我想起我们刚开始用 Slack 的情景。就像我新同事指出的,Slack 用起来不方便,所以我当时真不喜欢。它就像一条连续的信息流,你必须时刻关注(如果你有 1 个以上频道,那就是好几条信息流)。使用 Slack 很容易漏掉信息,让我分神和紧张。 所以我这样回答他: “Slack 魅力在如果你不时刻关注,你就失去谈话控制权。所以你必须每天 24 小时在线,这样就没事啦:-D.” 这个回答突然提醒我了,并且这就是驱动 Slack 成功的原因:如果你不时刻关注,你就无法再参与到和你组员的讨论中,这就导致了: 1、社交孤立/压力 如果你没时刻关注,你就无法了解其他人所知道的 Slack 上的信息,也就无法参与到他们对话中。在公司,你必须知道当下在发生什么,这不仅仅是工作需要,对你职位和未来发展也很重要。跟随 Slack 潮流,让你开始感受到社交压力,然后每天 24 小时都在关注它。 2、上瘾 你开始时刻关注 Slack,就像上瘾一样,这给你带来无意识的压力,因为你总会觉得错过什么。我一些同事无论半夜、周末、休假或老婆工作时都在刷 Slack,Slack 基本上和邮件、Facebook 和 Whatsapp 处于同一水平了。 3、单一信息源 现在大家都因为 1、2 非常关注 Slack,它上面信息也就越来越多(这正是它拥有成百上千集成的原因,而且每周都在快速增长),Slack 已经获得高额投资。 而在你意识到已经无路可逃时,Slack 已经成为你公司和公司文化一部分,接着,你就意识到你需要付费了。 为什么 Slack 商业模式如此出色? Slack 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以历史消息为基础,免费信息搜索(以及可见极限)是 10000 条信息,如果你想在 Slack 上查看历史消息,无须付费,你能找回 10000 条消息。 这就意味:如果你没付费,你就无法再看到别人对话,你也就无法摆脱这种社交孤立。但如果你付费了,你公司人越多,你就会越快达到 10000 信息极限。举例:如果你公司每人每天发 100 条信息,而你们团队一共 100 人,那么用 Slack 第一天你就需要付费了,这样才能避免社交孤立。 而在你发现前,已经有一半人错过对话,发现自己已经“与世隔绝”,为防止公司内部沟通和企业文化因此失败,你开始为 Slack 买单。 为什么 Slack 替代品没能发展起来?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 Slack 替代产品没能发展起来,Slack 前还有 Yammer、Campfire、Hipchat 以及 Skype。这些软件我都用过,但没有一款像 Slack 这样让人上瘾。 原因是:这些软件要么是实行嵌套评论,要么就没信息限制。你不用时时刻刻查看,因为即便几年后,你依然能参与到对话中。这些软件产生不了社交孤立效应、上瘾效应,也没必要时时查看。 如果我是 Slack 竞争对手,我会立即在我免费计划中实行这样的信息限制。 Twitter 为什么会失败? 然后我开始思考:商业模式方面 Slack 就像 Twitter,但为什么 Twitter 失败了呢?Twitter 也是这样的连续信息流,如果你不经常查看,会错过大量信息。 但我很快意识到:Twitter 没给人带来这种社交压力,因为它是关注“个人”,而 Slack 关注团队。你错过 Twitter 上信息无关紧要,但如果你错过 Slack 上信息,你错过的就是工作上的很多信息。 这也是 Facebook 成为上亿美元公司的原因:你不经常关注你朋友信息,你还算什么朋友呢?迫于社交压力,你会时刻刷 Facebook;Snapchat 也一样,你需要时刻刷,不然就错过。 该如何复制 Slack 的成功? Andrew Wilkonso、Matt Hobb 及 Slack 创始人 Steward Butterfield 总结得很到位:想复制,你需要一个设计优秀的产品、经验丰富的团队、完美的时机以及出色执行力。 但说实话,很多创业公司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出色,但却没有获得像 Slack 这样的影响力。所以当你创建、营销、出售一件和 Slack 类似产品时,你还需要考虑心理学。 如果用户因为社交压力而在情感上和你产品产生联系,你就成功了。这种压力会使他们对你产品进行高额投资(Slack 通常需要人们在里面投入 2000 条信息后,他们开始上瘾),这就是 Slack、Facebook 及 Snapchat 这种社交平台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 也是 Twitter 失败的原因。 PS:我们也用 Slack 啦,Slack 这两天在用户内部做的一个调查:以下是他们自己概括的八个可能性优势。
    硅谷
    2016年03月20日
  • 硅谷
    甲骨文董事长致信全体员工:公司将迎来大变化 BI中文站 3月17日 报道 在公布季度财报结果后,甲骨文CEO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对分析师们说了一番有趣但却隐晦的话,暗示该公司将会迎来巨大的变化。 它听起来就好像甲骨文要进行重大的结构重组了,但实际上不是。 在财报电话会议结束后,卡兹对华尔街分析师说: “我们公司一直在转变业务模式,我们将会在今天晚些时候的内部员工会议上对此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成为行业中最易打交道的公司,你们将会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我们的客户将会爱上它们。” 此前,密切关注甲骨文的JMP证券分析师帕特•瓦尔拉芬斯(Pat Walravens)在一份研究简报中指出,有传闻称甲骨文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瓦尔拉芬斯给甲骨文的评级是“逊于大盘”。他总结说: “我们认为甲骨文的问题在于:虽然它的SaaS(软件即服务)云服务应用程序发展势头强劲,但是现在的市场需求已开始逐渐偏离其数据库、中间件和硬件业务,因为企业已开始将其工作从企业数据中心转到云服务基础架构供应商,如亚马逊Amazon Web Service和微软Azure。” 据悉,亚马逊的这些变化将会让企业客户更便捷地注册使用该公司的云服务,而不必经过它的销售团队,尽管该公司的销售团队也能够销售它。这是一个新的计划,名为甲骨文Accelerated Buying Experience(加速购买体验)。 在去年11月,甲骨文执行董事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就承诺了这样的事情。在当时,他说甲骨文正在想法让客户“刷一刷信用卡”就可以使用它的云服务。 有知情人士称,这些所谓的重大变化“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它们确实包括改变甲骨文的云服务授权模式(即云服务协议),以便让企业客户不经过甲骨文的销售团队就可以购买甲骨文的产品。 对于甲骨文客户来说,这可能让他们大松了一口气。 据悉,甲骨文对其客户一直很强势,总是力图怂恿他们购买更多的甲骨文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它的重要的云服务。而甲骨文的客户也对此感到越来越厌烦。 甲骨文的竞争者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亚马逊和微软都推出了吸引甲骨文客户的计划,打造了更方便这些客户迁移的软件。微软甚至承诺让甲骨文客户免费使用它的数据库。 正因如此,甲骨文开始采取新的措施来保住自己的客户。 下面是甲骨文发送给该公司全体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它介绍了新的销售计划。 致甲骨文全体员工: 你们中很多人都知道,向云服务的转变是科技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也是我们公司历史上遇到的最大最重要的机遇。甲骨文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这个计划,当时我们重新编写了我们的全部应用程序,将它们变成了便于用户拥有和使用的整合云服务。这种云服务具有客户期望的灵活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现在我们拥有了整个行业领先的最完善的云服务。全世界有超过1万个企业客户正在用我们的软件经营他们的业务。 为了成为云服务行业中最易打交道的公司以及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差异化竞争力,我们正在公司内部积极部署我们自己的云服务,改善我们的销售方式和客户支持服务。今天我们很高兴告诉你们,我们推出了甲骨文Accelerated Buying Experience,这是我们向云服务转变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文Accelerated Buying Experience让企业用户只需点击几个按钮就可以轻松地购买我们的云服务。通过我们的SaaS应用程序,包括销售、服务和配置-定价-报价(Configure-Price-Quote)云服务,我们现在能够比云服务行业中的其他公司更快捷地处理定单。因此,我们减少了处理交易的时间,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到满足客户的需求上。除了在公司内部部署我们自己的云服务外,围绕Accelerated Buying Experience这项新的销售计划做出的调整还包括: 1. 提高签署合同的灵活性; 2. 减少和删除审判环节; 3. 简化和缩短定单文档; 4. 提供客户自助购买的功能; 5. 全程提供各种帮助。 你们可以在Accelerated Buying Experience网站上了解更多有关如何利用新的销售计划的详细情况。此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计划授权使用Accelerated Buying Experience,以及在其他非云端交易活动中提供Accelerated Buying Experience。这些重大的变化将帮助我们继续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企业科技服务提供商。 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拉里•埃里森 CEO萨弗拉•卡兹 CEO马克•赫德 (乐学) 来源:腾讯科技
    硅谷
    2016年03月18日